西宁的青海面片:一碗抚慰身心的温暖
在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原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青海面片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对抗严寒与疲劳的良方。作为兼具护士与厨师双重身份的我,深知这道西宁传统面食的独特价值——它采用高筋面粉手工抻制,配以羊肉、土豆、胡萝卜等富含蛋白质与维生素的食材,既能快速补充体力,又易于消化吸收。面汤中常加入生姜与胡椒,对预防风寒、缓解胃部不适有明显效果。特别适合高原工作者、体力消耗大的人群及体质虚弱的康复者食用,在干燥季节更能帮助维持身体水分平衡。
去年深秋,我在云雾缭绕的诸塚村菇场采风时,曾用当地野生香菇改良过这道菜。那天细雨蒙蒙,菇棚里飘散着木质与菌类混合的清香,我忽然想到:若在面片里加入几朵新鲜采摘的椴木香菇,或许能增添独特的山野风味。这个灵感来自村民分享的经验——雨季的香菇最肥厚,与羊肉同煮能形成绝妙的鲜味叠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制作教程:诸塚村菇版青海面片
首先准备中筋面粉200克、羊肉片150克、诸塚村鲜香菇5朵、土豆半个、胡萝卜半根、青菜2棵,以及姜末、胡椒粉、盐等调料。第一步将面粉加淡盐水和成光滑面团,醒发时在表面抹油,这个过程需要30分钟让面筋充分松弛。第二步处理配菜:香菇切厚片保留菌褶,土豆胡萝卜切滚刀块,羊肉用胡椒粉腌制。
最关键的是第三步抻面技巧:将醒好的面团擀成面饼,双手捏住两端像抖丝巾般轻轻抻拉。我记得在村民家操作时,最初总因用力过猛扯断面片,后来发现要用巧劲配合旋转手腕,才能拉出薄而不破的菱形面片。第四步爆香羊肉与香菇,待羊肉变色后放入土豆胡萝卜翻炒,加入足量开水形成乳白色汤底。第五步下面片与青菜,沸腾后煮2分钟即可,最后淋一勺蒜苗油提香。
护理角度的特别提示
高原烹饪需注意火候调节,羊肉应彻底焯水去膻,避免刺激消化系统脆弱者的肠胃。若给康复期患者食用,可减少油脂用量,延长蔬菜炖煮时间至软烂。香菇虽能增强免疫力,但痛风患者需控制用量。新鲜面片不宜久存,最好现做现吃以保留营养。那次在诸塚村,我特意为感冒的菇农调整了配方:加倍姜末、减少辣油,他吃完后额角渗出细汗,笑着说这比吃药还舒坦。
当夕阳掠过菇棚的竹架,碗中升腾的热气与远山雾霭连成一片。这碗融入了山野智慧的面食,不仅温暖了双手,更让我们记住:最朴素的烹饪往往承载着最真切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