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杏仁饼:古早味里的海风吟唱

频道:菜系 日期: 浏览:3

湛江杏仁饼:古早味里的海风吟唱

在湛江赤坎老城的珊瑚屋院落里,当雷剧的锣鼓声穿过斑驳的砖墙,空气中总会飘起一股温暖的杏仁焦香。这种以绿豆粉为体、杏仁为魂的传统茶点,早在明清时期便随着闽南移民的迁徙,在雷州半岛的红土地上扎下了根。渔民发现杏仁饼耐储存、易携带的特性,常将其作为出海时的干粮,而其中杏仁的润肺功效更成为对抗咸湿海风的天然药食

古法新传的养生智慧

传统湛江杏仁饼选用脱皮绿豆粉为主料,配以北杏仁研磨的粉末,加入糖腌猪油丁提升润泽度。中医典籍记载杏仁"润肺脾、消积食",绿豆"解热毒、润皮肤",两者结合特别适合沿海地区易受呼吸道困扰的渔民、常受海风侵袭的皮肤干燥者。现代工艺改良后,亦推出低糖版本满足养生人群,但老湛江人始终认为,唯有遵循古法制作的杏仁饼,才能尝到那种粗粝中带着温柔的独特口感

去年深秋,我在霞山水产品市场旁的百年老店里,目睹老师傅用红木饼模制作杏仁饼的全过程。当师傅将混合料填入雕有鲤鱼图案的饼模时,我突然理解这种点心与海洋文化的深层联结——那些印在饼面上的海浪纹与珊瑚痕,分明是陆地与海洋的味觉盟约

湛江杏仁饼:古早味里的海风吟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珊瑚屋里的制作仪式

1. 备料阶段需提前三天准备:脱皮绿豆粉过筛三次呈现雪絮状,北杏仁用石臼舂成半颗粒状,糖腌猪油丁需用本地甘蔗糖浸渍一周

2. 融合环节讲究手法:将绿豆粉、杏仁碎、糖粉按5:2:3比例混合,手掌悬空搓揉使空气融入,直至握紧成团、轻触即散的状态

3. 调香关键在猪油处理:隔水加热腌渍猪油至半融化,滴入两滴雷州特产香茅草精油,这是珊瑚屋作坊的独门秘方

4. 成型阶段需力度精准:将混合料填入檀木饼模后,用特制铜锤敲击七下,前轻后重确保花纹清晰而不密实

5. 烘烤过程分两段进行:先以120℃慢烘15分钟定型,再转180℃急烤5分钟催香,期间需不停翻动使受热均匀

6. 冷却方式决定酥脆度:出炉后置于珊瑚石砌成的晾架上,利用石材的吸湿特性自然冷却6小时

记得第一次尝试自制时,我固执地用现代烤箱代替传统炭炉,结果饼身出现细密裂纹。老师傅笑着指向珊瑚屋的透气墙面:"你看这些呼吸着的房子,做饼也要留口气啊。"

时光沉淀的食用哲学

刚出炉的杏仁饼需静置半天回油,此时配着雷州苦丁茶最能体会其妙处。存放时应置于陶罐并放入干海带片防潮,遇变软可复烤恢复酥脆。需注意杏仁饼虽味美,但因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应浅尝辄止;另因杏仁具轻微毒性,每日食用不宜超过三枚。在湛江人的待客礼仪中,掰开杏仁饼时发出的"咔嚓"声越清脆,代表对客人越尊重。

当夕阳为珊瑚墙镀上金边,戏台上的雷剧唱起《珍珠塔》选段,老人们捧着杏仁饼就着功夫茶,那些藏在点心里的海洋故事,便随着酥屑落在青石板上,化作又一季春暖花开。这种穿越时空的味觉记忆,正随着海风飘向更远的远方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