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凤梨酥的意大利奇遇记
朋友们!今天咱们来玩个跨界的一—用意大利广场的披萨烤炉做正宗的台北凤梨酥!你没听错,就是那个能烤出拿坡里披萨的巨型砖窑炉。这玩意儿烤出来的凤梨酥啊,外皮带着柴火香,内馅保留着菠萝的清甜,特别适合当伴手礼送人,或者配着下午茶吃。老人小孩都爱这款点心, vegetarians也能放心吃,不过糖尿病患者可得悠着点,毕竟含糖量不低。
准备工作就像交响乐前调音
先说说我在威尼斯广场摆摊时的翻车经历。第一次我没等烤炉降温就直接把凤梨酥塞进去,结果三分钟就飘出焦糊味!后来发现得先用温度计测炉壁,等降到180℃再操作。现在我的必备工具清单是:不锈钢盆、面团切刀、探针温度计、烘焙纸,还有最重要的——用披萨铲当转移托盘,这招可是跟本地披萨师傅学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五步魔法变身记
第一步炒馅最考验耐心。2斤凤梨切丁后要加100克麦芽糖慢火翻炒,我习惯加一勺迷迭香增加层次感。记得有次台湾游客说我的馅料颗粒感太明显,后来我保留30%果肉纤维,口感果然更地道。
第二步的酥皮配方我调整过十七次。最终黄金比例是:低筋面粉200克、杏仁粉40克、无盐黄油150克、全蛋液30克。重点来了——黄油必须室温软化到能按出指印的程度,这点和做拿坡里披萨面团完全相反。
第三步入模定型要巧劲。把45克皮包住35克馅料,用月饼模具压出方块形。有回我贪心塞太多馅,烤的时候全爆浆了,现在都在模具里留出1厘米膨胀空间。
窑炉烘焙变奏曲
最关键的第四步!把烤盘放在披萨铲上快速送进窑炉侧壁,这里要划重点:必须避开正中央的明火区。我通常先烤8分钟翻面,再烤7分钟。有次炉温突然升高,我急中生智垫了层锡纸,效果意外地好。
最后出炉别急着碰!放在石台上晾凉半小时,等酥皮回油变酥。有回法国客人等不及直接打包,结果油纸全粘在酥皮上,场面那叫一个惨烈。
来自窑炉的特别提醒
如果用传统披萨烤炉,记得在炉底撒把玉米面防粘。烤制时最好开着炉门缝散热,不然温差太大容易开裂。剩下的凤梨别浪费,切块泡在朗姆酒里,就是绝佳的餐后甜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