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肯尼亚草原做一碗云南扒肉饵丝是什么体验?
此刻我正站在马赛马拉的观察点,远处角马群扬起金色尘土,手里却忙着处理从国内背来的干饵丝。这碗源自云南巍山的热乎吃食,在这儿竟成了抵御清晨寒气的神器——热汤能暖胃,慢炖肉糜补充体力,香辣滋味还能提神醒脑,特别适合我们这些在草原蹲守动物迁徙的"野外猎人"。
为什么在野生动物观察点做这个?
扒肉饵丝的精髓在于"扒肉"需文火慢炖四小时,正好匹配观察动物时的等待节奏。上次在安博塞利蹲守象群时,我把炖锅架在越野车阴影处,肉香飘散中竟看到三只猎豹幼崽在岩石上探头探脑——或许它们也觉得这混合了草果、八角的中式香气很新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的独家改良版教程
1. 在越野车后备箱搭建简易灶台,用深锅烧开当地矿泉水,将1斤带皮猪肘肉焯水后捞出。记得那次在纳库鲁湖边,火烈鸟成群飞过粉红色湖面,我因看入神差点把肉煮过头——现在总会设定手机闹钟提醒。
2. 重新换水加姜片炖煮,这时可以边照看汤锅边用望远镜扫描草原。待筷子能轻松插入肉皮时,捞出手撕成絮状,肉汤留着当底汤。
3. 热锅炒香云南带来的昭通酱,把肉丝煸炒出琥珀色,这个步骤最能勾起乡愁——某次炒酱时,当地向导马赛人约瑟夫凑过来连说"香得像猎豹奔跑般热烈"。
4. 将炒好的肉丝放回肉汤,加7颗巍山特产甜酱油继续慢炖。此时汤色会逐渐变成枫糖色,肉丝吸饱汤汁变得晶莹剔透。
5. 另起锅煮软干饵丝,过冷水增加弹性。去年旱季在察沃煮饵丝,因水质偏硬特意多煮了2分钟,反而获得更劲道的口感。
6. 组装时先铺韭菜碎和烫过的豆芽,这招是和内罗毕中餐厅老板学的,能最大限度保持蔬菜脆度。
注意事项
在野外制作时要严防鬣狗偷食,我有次把炖肉临时放在岩石上,转身拿调料的功夫就被蜜獾叼走了半锅。建议全程盖紧锅盖,食材收进密封箱。若遇到突然的沙尘暴,要立即熄火保护灶具,去年在桑布鲁就因沙尘报废了一口心爱的珐琅锅。
当最后撒上芫荽和油辣椒时,望远镜里正好出现斑马群渡河的壮观场面。用钢勺敲开凝着油膜的汤面,喝一口融合了非洲骄阳与云南烟雨的味道,这或许就是漂泊者最奢侈的浪漫——让味蕾带我们穿越山海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