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上做濮阳壮馍:一口咬下去都是中原的豪迈
你说在这海岛上,最想念的是什么?不是海鲜,不是椰子水,是那股子扎扎实实的面香和肉香。那天我翻手机,看到濮阳壮馍的图片,一下子就被击中了——这圆滚滚、金灿灿的饼子,不就是我心里缺的那块儿吗?行,今天就在这海风咸湿的地方,复刻一把中原的豪迈。
这壮馍可是有来头的。据说在濮阳,这玩意儿流传了上百年。以前是干重体力活的人吃的,扛饿、顶饱,一个下肚,半天不待饿的。它用的料也实在——面粉、猪肉、粉条、大葱,没什么花哨,就是扎实。功效?说白了就是给身体快速充能,补充碳水、蛋白质。你要是赶海回来饿得前胸贴后背,或者就想吃点横的,这壮馍绝对对症。不过消化弱的、减肥的可得慎重点,这玩意儿实在,吃多了真撑得慌。
备料:海岛上找替代品
正宗壮馍得用中筋面粉、五花肉、红薯粉条。可在这岛上,找齐这些可真费劲。面粉还好说,五花肉我用本地黑猪肉代替了,更香!粉条没有红薯的,我用木薯粉条凑合了,口感差点但也能用。大葱倒是好找,岛上有种小野葱,味道更冲,我喜欢。调料就简单了:盐、五香粉、生抽、香油,这些我的小厨房里都有。
哦对了,和面得用温水,加点盐增加筋性。面要和得软一点,比饺子面再软些,这样烙出来才外脆内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开做:一步步来,急不得
1. 先和面。500克面粉,加5克盐,慢慢倒入300克温水,用筷子搅成絮状,再下手揉。揉到光滑了,盖湿布醒着。这时候你去备馅儿,时间刚好。
2. 调馅是关键。猪肉切小丁,别用绞肉,口感差远了。粉条泡软切段,葱切碎。全放盆里,加盐、五香粉、生抽、香油,下手抓匀。对,必须下手,筷子拌不匀。
3. 面醒好了(至少半小时),分成剂子。取一个擀成厚片,放上馅料,像包包子一样收口。
4. 重点来了:收口朝下,用手轻轻按扁。别用擀面杖!一擀准破皮。就用手慢慢按,按成一个大饼状。
5. 平底锅烧热,倒油(油得多点,半煎半炸的感觉),饼放进去,中小火慢慢烙。
6. 烙到一面金黄,翻面。这时候香味已经出来了,隔壁邻居都探出头来看。
7. 两面都金黄后,立起来烙一下侧面。这样才外皮酥脆,处处到位。
8. 最后出锅,放在晾架上沥沥油。别急着切,晾个三五分钟,让馅料凝固一下。
我的翻车经验:第一个饼成了开口笑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觉得挺简单?我第一次做可翻车了。馅料贪多,皮又擀得太薄,一下锅就裂开了,油滋滋地往里灌,成了个“油炸馅饼”。所以你们记得,皮要厚薄均匀,馅料宁少勿多,收口一定要捏紧。后来我学乖了,包好后先不急着按扁,让它在案板上静置几分钟,让面筋松弛一下再按,就不容易破了。
烙的时候火候太重要了。我第一次心急,开了大火,外面糊了里面还没熟。后来掌握了,就一直用中小火,耐心点,烙一个得十来分钟。听着海浪声,慢慢翻动着饼子,倒成了种享受。
注意事项
最后唠叨几句:切壮馍得用锯齿刀,直刀一切馅就挤出来了;吃的时候配个清淡的汤,我配的是岛上现摘的紫菜汤,解腻;剩下的壮馍冷藏,吃的时候用烤箱或平底锅复热,别微波,会软塌塌的。
做完坐在沙滩上,捧着热乎乎的壮馍咬一口,外面咔嚓作响,里面热气腾腾。海风还在吹,可心里全是中原那片黄土地上的扎实劲儿。这大概就是食物的魔力吧,一口就能把你带到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