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穿越三百年:韶关巴里坤羊肉焖饼的江湖传说

频道:菜系 日期: 浏览:4

一口穿越三百年:韶关巴里坤羊肉焖饼的江湖传说

你们知道吗?在韶关丹霞山脚下藏着道神秘美食——巴里坤羊肉焖饼。第一次听这名字我还纳闷,新疆巴里坤的菜怎么跑广东来了?后来翻老厨师的笔记才搞明白,清朝乾隆年间,西北商队带着香料途经韶关,本地瑶族村民用自家黑山羊招待,面饼不够分,灵机一动把饼子铺在羊肉上蒸,没想到汤汁浸透面饼,竟成了惊艳四方的融合菜。每年瑶族盘王节,这道菜必定压轴登场,据说吃了能沾上盘王庇佑,冬天手脚不凉呢!

这锅羊肉焖饼特别适合三类人:老是手脚冰凉的姑娘、熬夜加班的打工人,还有带孩子爬丹霞山的家长。瑶族老乡说他们常年住在山里,湿气重,羊肉温补搭配生姜驱寒,面饼吸饱汤汁顶饱耐饿。上次我爬完丹霞山累得腿软,在瑶寨吃上这么一锅,配着自酿米酒,浑身的疲惫都随着蒸腾的热气飘走了。

手把手教你复刻瑶寨味道

别看是道大菜,我在家琢磨五六回终于找到窍门。首先选羊腿肉一斤半,切记要带点肥油才香,切成麻将块大小。热锅冷油下七八粒冰糖,等变成焦糖色赶紧倒羊肉,这时候滋啦声伴着焦糖香特别治愈——等等!这儿有个血泪教训:第一次我火开太大,糖瞬间苦得整锅报废,所以一定要调中小火啊!

炒到羊肉表面微黄,加桂皮段、香叶三片、干辣椒两个,还有瑶族特色的山奈粉末(用擀面杖碾碎就行)。重点来了:得放三勺广东米酒,酒气蒸发的瞬间把腥味全带走了。接着加热水没过羊肉,烧开后转小火咕嘟40分钟,这时候满屋都是带着甜香的肉味

等筷子能轻松戳透羊肉时,把揪好的面饼均匀铺在肉上。我试过用饺子皮代替手擀面,结果吸汁效果差好多。最妙的是在面饼上戳些小孔,让蒸汽带着肉汤往上涌,这样面饼下层软糯上层筋道。盖上锅再焖15分钟,开盖刹那绝对让你尖叫——面饼像海绵吸饱琥珀色汤汁,羊肉颤巍巍挂着酱汁,撒把新鲜迷迭香,隔壁小孩能馋哭!

这些坑我替你踩过了

1. 羊肉千万别焯水!直接下锅煸炒才能锁住鲜味,血沫用勺子撇掉就行

2. 焖饼时锅边最好搭块湿布,防止蒸汽逃跑

3. 有次我贪心加了土豆,结果出水冲淡汤汁,要加配菜建议选萝卜这类耐炖的

4. 吃剩的汤汁别扔,第二天煮米粉比任何高汤都够味

一口穿越三百年:韶关巴里坤羊肉焖饼的江湖传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现在每次做这道菜,我都会想起在瑶寨过盘王节的夜晚。火光映着银饰叮当响,姑娘们唱着敬酒歌,铜锅里腾起的热气与丹霞山的晚霞融成一片。其实食物最动人的,永远是背后那份人与土地的联结。下次你们去韶关,除了看阳元石,别忘了找家地道瑶族菜馆,尝尝这锅穿越三百年的江湖至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