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里的宁夏手抓羊肉
您要是冬天来北京胡同串门,十有八九能闻见谁家炝锅的葱姜香混着羊肉味儿。要说这宁夏手抓羊肉啊,那可是西北人过冬的宝贝疙瘩。羊肉性温,补气血还暖身子,尤其适合手脚冰凉的姑娘们、干活累着的老爷们儿,坐月子的产妇喝口羊汤都能冒层薄汗。不过高血压的朋友得少吃,这菜盐下得重,咱得讲究个适度。
去年我在自家阳台种了两盆紫皮大蒜,专门等着做这道菜。您还别说,现拔的蒜瓣辣中带甜,比菜场买的够味多了。挑肉可得选宁夏滩羊的肋排,那肉纹路像雪花,膻味淡得很。上次我从宁夏捎回来的羊排,冻在冰箱小半年,解冻后炖煮照样能溢出层金灿灿的羊油。
手抓羊肉五步曲
第一步:羊排斩成巴掌长,别泡水!直接扔进凉水锅,撒把花椒粒。等锅沿冒起蟹眼泡,血沫子像云朵似的浮起来,拿勺背轻轻撇净。这招是和银川老牧民学的——水滚前撇沫,鲜味锁得牢。
第二步:重新烧锅开水,下羊排、姜片、整根大葱。切记别放料酒!好羊肉自带奶香,让酒味压住反倒可惜。我头回做时加了料酒,儿子直说吃不出滩羊的甜味,可让我懊恼了好几天。
第三步骤:转小火盖锅盖,留条缝儿。炖煮钟头半,拿筷子戳戳瘦肉部分,能轻松穿透还带点阻力就正好。这时候满屋飘着的香啊,能把胡同里遛弯的野猫都招来挠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四步:捞羊排前撒盐,这顺序可错不得!早放盐肉质发柴,临出锅时放,咸味只挂在表面,里头还保留着汁水。您看这块带脆骨的,轻轻一撕就骨肉分离,露出粉嫩的羊肉纤维。
第五步:捣蒜泥才见真功夫。石臼里放蒜瓣、盐粒,捶打时要顺时针转圈。我种的那茬紫皮蒜,捶完浇两勺炖羊的原汤,点上几滴山西老陈醋,蘸着热羊肉吃,蒜香冲鼻却不上头。
老厨子的贴心提示
上次邻居李奶奶学做这道菜,把羊排炖得太烂,夹起来都散架。其实用筷子能戳动就关火,余温还会继续焖透。要是给孩子吃,可以把蒜泥换成韭菜花酱,我们菜园子秋韭菜正好能赶上这茬。剩下的羊汤别浪费,第二天煮点手擀面,撒把青蒜末,又是顿舒坦饭。
要说最地道的吃法,还得是围坐在胡同院儿的石榴树下,徒手抓着滚烫的羊骨,蘸了蒜泥往嘴里送。唇齿抵住骨头轻轻一嗦,那软糯的羊油混着辛辣蒜香,能从舌尖暖到脚底板。这吃相虽不雅,可要是不上手抓着吃,倒辜负了这道菜的名字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