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食客您里边请!
今儿咱不聊相声,专说一道菜——巴中枣林鱼。您要是去四川巴中,没尝过这口鲜,那可算白来了!这菜啊,传说清朝就有了,渔民在枣林河打鱼,顺手用河水炖鱼,加点酸菜辣椒,哎哟喂,鲜得眉毛掉下来!后来成了当地招牌,连乾隆爷下江南都点名要尝。这鱼汤能开胃暖身,补气血,尤其适合体虚的、坐月子的,或者像咱说相声的——费嗓子的人润喉提神!
您要问这鱼怎么炖才够味?
我给您拆解拆解:第一步,选条两斤左右的草鱼,刮鳞去内脏,记得用刀背拍晕鱼,别让它蹦跶——我头回做没经验,鱼跳进面粉盆里,好家伙,直接裹成“雪球”了!第二步,鱼身切花刀,抹盐料酒腌十分钟。第三步,热锅凉油煎鱼,两面金黄就盛出。第四步,另起锅炒酸菜、泡椒、姜蒜,香味窜出来时,冲入滚烫的枣林河水(没这条件就用矿泉水代替)。第五步,放煎好的鱼,加豆腐块,小火炖20分钟,最后撒一把香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说到这儿,我得插句亲身经验:有一回在园子后台炖鱼,火候没盯住,汤熬干了半锅,急得我直冒汗。结果观众闻着焦香味儿扒帘子瞅,愣说这是“创新版烤鱼”,非让我以后加演这段!所以您做的时候,千万记得——火要稳,水要足,炖的时候盖紧锅盖,别学我搞即兴创作!
注意事项给您列明白咯:
一是别用铁锅炖,容易发黑,砂锅最好;二是酸菜得选四川老坛的,不然酸味不正;三是煎鱼前用姜擦锅,鱼皮不粘。要是给老人孩子吃,记得多炖会儿,刺儿都软烂。
最后唠叨一句:美食如相声,讲究“料儿足、火候准、包袱响”,您按这路子来,保准端出一锅让满堂喝彩的枣林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