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虾面的暖心滋味

频道:菜品 日期: 浏览:3

厦门虾面的暖心滋味

记得第一次在缅甸佛寺斋堂做这道厦门虾面时,有位老居士尝完后眼眶泛泪,说这味道让她想起年轻时在福建亲戚家吃过的家常面。其实啊,这道面食最妙的就是既能补元气又温和滋润。熬得金黄的虾汤里富含钙质和蛋白质,对老人小孩特别友好;手工面容易消化,适合肠胃虚弱的人;而汤里加的当归枸杞,还能帮助调理气血。寺里经常有熬夜诵经的师父,或者来帮忙体力消耗大的义工,吃上一碗热腾腾的虾面,整个人从里到外都暖起来了。

在斋堂做素版虾面有个诀窍——要用当地产的干香菇和海带代替虾壳熬汤。去年雨季特别潮湿,我试过用仰光集市买的红葱头代替紫洋葱,没想到炸出来的葱油特别香。现在每次备料都要准备两倍份量,因为总有小沙弥闻着香味溜进厨房“帮忙”。

手把手教你做佛门虾面

第一步熬汤是关键。取十朵干香菇泡发,连同两片海带、半根白萝卜放入深锅,加够熬汤的冷水。这里有个小秘诀:泡香菇的水别倒,沉淀后取上层清液加入汤锅,鲜味能翻倍。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40分钟,直到汤色变成琥珀色。

第二步准备配料。将豆腐皮切丝过油微炸,杏鲍菇撕成细条用素蚝油煸炒。这时候厨房通常飘满香味,常有师父路过随口念句“色香味俱佳”,其实是在催饭呢。

厦门虾面的暖心滋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步制作灵魂葱油。记得有次炸葱油时被叫去处理急事,回来时葱丝已经焦黑,只能重做。从此牢记中火慢炸的要点:油温六成热时下红葱丝,看到边缘泛起金黄色就要立即离火,用余温继续浸炸。

第四步煮面调味。选用中等粗细的碱水面,水开后下面煮两分钟立即捞出。在面碗里放入两勺刚熬好的香菇海带高汤,加半勺素虾酱(可用胡萝卜泥与海苔粉调制)、一勺葱油搅匀。

第五步组合装碗。把沥干的面条放入调好味的汤碗,依次铺上豆腐丝、杏鲍菇、焯过水的豆芽。最后淋上一勺滚烫的高汤,撒上炸红葱酥和香菜碎。记得有次给感冒的居士多加了姜丝,后来成了特别 requests。

三个关键细节要注意

熬汤时千万别提前放盐,否则香菇不易出鲜。上次小徒弟贪快先调了咸度,结果整锅汤的层次感就弱了。炸葱油要准备长筷子随时翻动,去年雨季空气湿度大,葱丝下锅前务必用厨房纸擦干。最后摆盘时汤要沿着碗边缓缓注入,直接冲散配料就可惜了精心摆盘了。

斋堂的灶台边总搁着备用高汤,因为常有临时来的香客。有年卫塞节突然来了三辆旅游巴士,当时熬的虾面汤加了土豆泥增加稠度,反而收获意外好评。其实做饭和修行很像,既要遵循古法也要随机应变,就像这碗看似普通的虾面,融入了闽南的烟火气与佛门的清净意,总能温暖每个遇见它的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