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升面:广州街头的银丝密码

频道:食谱 日期: 浏览:4

竹升面:广州街头的银丝密码

你们知道吗?每次路过电影学院的7号摄影棚,闻到道具组煮泡面的味道,我总会想起在广州老巷里看老师傅压竹升面的场景。那种"砰砰"声比我们拍战争片用的音效还带劲!今天咱们就在排练厅隔壁的简易厨房,还原这道会"跳舞"的岭南面食

会武术的面条

清朝时广州码头工人发现用毛竹压面特别筋道,竹升面由此得名。这面特别适合我们搞电影的——易消化能扛饿,碱水还中和胃酸。去年拍夜戏时组里灯光师老周胃病发作,就是靠连续三天吃竹升面缓过来的。不过孕妇和肾病患者要少吃,毕竟含碱嘛。

记得第一次在荔湾区的云吞面店后厨偷师,老师傅用3米长的毛竹压面时,整个人像在练打狗棒法。我回来在电影学院厨房试验时,把道具组的武术垫都借来当防滑垫了。

竹升面:广州街头的银丝密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和面的华尔兹

1. 在高筋面粉里挖个火山口,倒入土鸡蛋液和碱水时,要像我们调曝光参数那样精准——每500克面粉配5克碱水、3个鸡蛋,剩下的用鸭蛋补充

2. 现在该请出我们的"主角道具"了!把竹竿一头固定在水槽边,另一头套上保鲜膜。坐上去那刻你会明白为什么老师傅都腿粗——这简直比骑动感单车还累

3. 起落二十次后面团开始呼吸,这时候要学剪辑师的手速快速折叠,再继续压

4. 当面团变成浅黄色时,用擀面杖把它擀成剧本纸的厚度

5. 撒上玉米淀粉防粘,折叠时就像给胶片装盒那样利落

6. 切面的刀是我们录音师的宝贝——德国双立人,切出来每根都是0.8毫米的银丝

上次拍美食纪录片时,我们把压面过程用升格镜头拍下来,那面粉飞扬的画面美得像《一代宗师》里的打斗戏。不过要提醒新手,竹竿一定要选三年以上的毛竹,新竹容易开裂崩伤人。

汤头的蒙太奇

地道的汤底要用大地鱼干、猪筒骨和虾子熬制,就像我们拍电影要有主角、配角和群演。在剪辑室熬通宵时,我常用电炖锅慢熬这锅汤,沸腾的声音比任何白噪音都治愈。最后烫面只要10秒,捞起来在凉开水里过一下,就是广州人最爱的"爽脆弹牙"。

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说竹升面是能吃的电影胶片了吧?每根面条里都压进了时光的故事。下次谁要拍美食电影,记得来找我当厨艺指导,保证让演员吃出奥斯卡级别的表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