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人的饺子情结:辽宁老边饺子的文化邂逅

频道:菜系 日期: 浏览:3

抚州人的饺子情结:辽宁老边饺子的文化邂逅

记得第一次在抚州尝到老边饺子时,我愣是没想明白——这带着东北豪气的吃食,怎么就在汤显祖的故乡扎了根?后来才知,这是位辽宁老师傅带来的手艺,在文昌里戏台旁开了二十年店,皮薄馅大的饺子愣是成了本地人听完牡丹亭后的宵夜首选

百年饺子戏中游

老边饺子可是正经的"非遗"手艺,道光年间就在沈阳火了。创始人边福把煸馅技法玩出了花,肉馅先炒后包,香味直接翻倍。这饺子和抚州其实特有缘——热乎扎实的馅料最适合听完戏的饥肠辘辘,热汤一下肚,堪比《牡丹亭》里还魂的杜丽娘,整个人都舒坦了。特别适合熬夜写剧本的文人、唱戏耗元气的演员,冬天里手脚冰凉的小姑娘,吃上七八个,额角冒汗那叫一个通透。

抚州人的饺子情结:辽宁老边饺子的文化邂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在厨房演"包公"

去年冬至我非要自己复刻,结果活脱脱演了出厨房闹剧。按老师傅教的"三七肥瘦猪肉馅",我非要用抚州本地土猪前腿肉,好家伙,煸馅时火候过了头,肉粒硬得像石子儿。最绝的是包饺子时,学人家单手捏褶,把饺子抻成了汤显祖剧本里的长水袖,下锅全成了片汤儿!后来才悟了,老边饺子最妙的是"馅料冷静期"——炒好的肉馅得晾凉再拌蔬菜,不然出水破皮让你怀疑人生。

五步搞定戏台饺子

1. 煸馅是灵魂:五花肉切丁,凉油下锅慢火煸炒,看到肉粒泛黄就撒姜末、生抽、十三香

2. 蔬菜要杀青:白菜切丝撒盐腌10分钟,挤干水分才能和放凉的肉馅混合

3. 和面讲韧性:每斤面粉加蛋清一个,温水多次少量地倒,揉到面团耳垂般柔软

4. 擀皮看功夫:中间厚边上薄,直径约8厘米,托在掌心要像小圆碟

5. 包制有诀窍:放馅后对折成半月,从右往左推褶,18个褶子代表"要发"的好彩头

翻车笔记变秘籍

那次失败后我舔着脸去店里偷师,发现三个关键:第一拌馅要顺时钟搅打,肉胶才会上劲;第二煮饺子要宽水,水滚时点三次凉水;最绝的是蘸料——蒜泥里滴两滴抚州麻油,瞬间把东北豪放吃出了江南雅致。现在我家看《南柯记》时必定煮锅饺子,朋友都说这是"饮食界的临川四梦"。

这老边饺子在抚州住了二十年,早和文昌里的青石板路长在了一起。有时候看着戏院散场的人们涌进饺子馆,热雾腾起时,竟分不清是食物暖人,还是那唱了四百年的情丝取暖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