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嘉兴粽,半部江南饮食史

频道:菜系 日期: 浏览:3

一口嘉兴粽,半部江南饮食史

说起嘉兴粽子啊,那可真是江南点心界的"老资格"。别看它现在超市里随处能买着,人家可是从明朝万历年间就开始在嘉兴街头飘香了。最早是茶馆里搭配清茶的茶点,后来慢慢演变成端午节的主角。要说这粽子的功效可不止填饱肚子,糯米补中益气,粽叶清热除烦,五花肉滋阴润燥,蛋黄还能补充卵磷脂。特别适合体力劳动者补充能量,也适合脾胃虚寒的人温补。不过糖尿病患者可得悠着点吃,毕竟糯米升糖指数不低。

记得去年端午前我在厨房折腾包粽子,那场面简直像打翻了米缸。原本想着按教程把糯米压得越实越好,结果蒸出来硬得像砖头。后来请教了嘉兴老师傅才知道,填米要"七分满,八分紧",留出糯米膨胀的空间才是关键。这个经验可太有用了,现在每次包粽子都会想起那次满手黏糊糊的教训

一口嘉兴粽,半部江南饮食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把手教你包出地道嘉兴粽

准备材料可得讲究:当年新产的圆糯米500克要提前泡2小时,五花肉200克切块用老抽腌制,咸蛋黄6个喷白酒蒸8分钟去腥。粽叶最好选安徽黄山的新鲜箬叶,宽大柔韧香气足,要煮10分钟消毒再刷洗干净。棉线绳准备一捆,剪刀一把,这些工具缺一不可。

第一步处理粽叶有窍门,要把叶片正反两面用软布轻轻擦拭,特别是叶脉凹陷处容易藏灰尘。第二步拌米时加入适量盐和酱油,记得要留1/3白糯米不调味,这样吃口更有层次。第三步开始包制:取两片粽叶毛面相对叠放,旋成圆锥形,先放一勺糯米,再放肉块和半个蛋黄,最后盖层糯米。

第四步包裹时左手虎口卡住锥筒,右手将叶片向下折盖住米料,形成严实的三角立体。第五步捆扎要用棉线在粽子腰部绕三圈,打活结系紧。这里有个小秘诀:捆好的粽子摇起来能听到米粒轻微晃动,说明松紧恰到好处。第六步下锅要冷水淹没粽子,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焖4小时,关火后再焖2小时更糯滑。

这些坑你可别踩

煮粽子最怕夹生,切记中途要添水必须加热水。保存时浸在原汤里放阴凉处能存三天,冷冻的话记得用保鲜袋密封。吃的时候隔水蒸比微波加热更能保持糯香,搭配一壶解腻的普洱茶最是相得益彰。要说这嘉兴粽子和五台山佛教艺术的关系,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都讲究"匠心"二字。就像五台山寺庙里的彩塑,层层敷彩的工艺堪比粽叶包裹的层次,都需要慢工出细活的定力

现在的嘉兴粽子花样可多了,除了传统的鲜肉粽,还有栗子粽、腐乳肉粽,甚至创新出了芝士咖喱粽。不过在我心里,还是那口冒着热气的传统鲜肉粽最够味。每当剥开墨绿粽叶,看到琥珀色的米粒闪着油光,咬开软糯的米团遇见酥烂的猪肉,那种满足感就像在五台山看到唐代壁画般震撼——原来最打动人心的,永远是最本真的味道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