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连瀑布边包海胆饺子是种什么体验?
要说大连最让人惦记的吃食,海胆饺子绝对排前三。这玩意儿不光鲜得能让人舌头打颤,还特别适合经常熬夜、用眼过度的上班族——海胆黄里满满的卵磷脂和氨基酸,比护肝片实在,对皮肤和眼睛也好。要是家里有孩子挑食,掺了海胆的肉馅带着海洋的甜香,保证吃得头都不抬。
那天我特意扛着料理箱跑到坂本町瀑布底下干活儿。瀑布溅起的水雾裹着草木清气,正好压住海鲜的腥气。石板台面上摆开家伙事儿:现撬的金黄马粪海胆、三分肥七分瘦的黑猪前腿肉、擀面杖还是用旁边捡的枫树枝现削的。
从调馅到包煮的野趣教程
第一步先哄好肉馅:猪肉末加葱姜水顺时针搅到发黏,淋一勺烧热的豆油锁住水分。这时候把海胆倒进去,记得留一小把最后用——我头回做时贪心全拌进去,煮完鲜味反而闷住了。
第二步是面皮讲究。中筋面粉加一撮盐,用瀑布接的凉水和面。这儿有个窍门——去年在长白山做饺子时我发现,流动的活水含矿物质,面团特别有韧性。果然这次擀出的皮子透亮却不破,边缘捏合时像绸缎似的服帖。
第三步开始包。舀一勺馅在皮中央,对折后先捏牢中间,再用虎口夹住两边往中间一挤,肚子鼓鼓的元宝饺子就成了。瀑布边风大,得给包好的饺子盖湿布,不然皮子会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四步煮饺子。带来的便携灶头火力不够猛,我就把石块垒成灶台,用枯松枝烧火。水滚后下饺子,拿枫树枝当锅铲推两圈防止粘底。等饺子浮起来浇半碗凉水,重复三次——这可是我奶奶的诀窍,皮韧馅嫩全靠这个。
最后一步是灵魂蘸料。蒜末、香菜、生抽、香醋和少许辣椒油调匀,要是讲究些,挤点橘子汁代替醋更清爽。
瀑布边的翻车经验
正当我得意时,一阵山风把砧板上的干面粉吹进锅里,汤瞬间浑了。急中生智用滤网捞干净粉渣,再削两片松针丢进去——松香居然和海鲜馅意外地搭!所以后来我都故意在煮饺子时加松针,算是因祸得福。
注意事项可得记牢:海胆馅不能放味精,会夺本味;面团别省醒发时间,至少饧半小时;野外做饭要远离水源保护区,我选的是瀑布下游的碎石滩。临走时所有厨余都用密封袋打包,枫树枝擀面杖洗净放回原处——大自然请你吃饭,总不能留一地狼藉吧?
那锅饺子最后是在夕阳里吃完的。咬开薄皮,海胆像流动的黄金混着肉汁涌出来,瀑布的水汽扑在热腾腾的饺子上,忽然就明白了什么叫“山海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