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塔糖:甜蜜的非遗记忆

频道:菜系 日期: 浏览:4

辽阳塔糖:甜蜜的非遗记忆

说起辽阳塔糖,可能不少年轻人会觉得陌生。这款起源于明代的老点心,可是咱们东北地区传统糖果的"活化石"。它的诞生跟辽阳白塔有着不解之缘——当年白塔附近的多家糕点铺子,为了吸引香客,就用本地特产的精制白砂糖,手工制作成小巧玲珑的宝塔形状糖果。这种糖不仅造型别致,还按照祖传配方加入了芝麻、桂花等食材,既好吃又养生。

古法新传的甜蜜智慧

老一辈人常说,辽阳塔糖是"能吃的工艺品"。它选用优质白砂糖为主料,配以芝麻增香,桂花提味,有些老师傅还会加入少量中药材。这样做出来的塔糖具有润肺生津的功效,特别适合秋冬季节容易咳嗽的人群。记得去年冬天,我照着老师傅的方子做了几批塔糖送给邻居,有位经常抽烟的老伯后来专门告诉我,含了塔糖后喉咙舒服多了。

要说最地道的塔糖做法,还得数古法手工制作。上次在辽阳老城区拜访非遗传承人时,我亲手体验了整个制作过程。首先要熬糖浆,把白砂糖和适量水放入铜锅,文火慢熬至拉丝状态。这个步骤特别考验耐心,火候稍大就容易糊锅。我当时就因为接了个电话,差点把糖浆熬过头,幸好老师傅及时抢救。所以说制作塔糖第一个要诀就是:熬糖时务必专心!

辽阳塔糖:甜蜜的非遗记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把手教你做塔糖

熬好的糖浆要趁热加入炒香的芝麻和糖桂花,快速搅拌均匀。接着就是最具技术含量的塑形环节:在石板刷层薄油,用特制的塔糖模具,将糖浆迅速倒入压型。这里要掌握好糖浆的稠度,太稀不成型,太稠又压不实。我第一次操作时,就因为动作太慢,糖浆凝固太快,做出的塔糖表面都是裂纹。

等塔糖完全冷却定型,还要进行最后一道工序——抛光。把成型的塔糖放入特制的竹筛中,反复摇晃摩擦,让糖体表面逐渐变得光滑如玉。这个过程通常要持续20分钟,是个实实在在的力气活。但看到粗糙的糖块渐渐焕发出温润的光泽,那种成就感真是无以言表。

藏在糖里的文化密码

虽然辽阳塔糖源自东北,但它与唐山皮影戏却有着奇妙的共通之处。就像皮影戏用光影讲述故事,塔糖也通过甜蜜记录着历史。每道制作工序都像皮影戏的唱念做打,需要精准配合。而塔糖的保存更要像保护皮影戏道具那样,需要防潮防高温,最好用油纸包裹后放在陶罐中。

现在有些厂家改用机械化生产,虽然效率提高了,但总觉得少了那份手作的温度。就像工业遗产需要活化保护,传统美食也需要创新传承。比如现在年轻人喜欢低糖食品,可以尝试用代糖来制作;还可以开发迷你塔糖作为茶点。但无论如何创新,那份匠心精神永远不能丢。

注意事项:自制塔糖切记要控制火候,熬糖时建议使用温度计,达到150℃立即离火。模具一定要提前刷油,否则脱模时容易碎裂。做好的塔糖需密封保存,避免受潮软化。糖尿病患者和婴幼儿不宜食用,老人每次食用不超过两颗为宜。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