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盲公饼:从百年老铺到营地野趣

频道:食谱 日期: 浏览:3

佛山盲公饼:从百年老铺到营地野趣

说起佛山特产,盲公饼可是咱们广东人记忆里嘎嘣脆的香甜。这饼子说来有意思,清朝嘉庆年间佛山鹤园街有个陈姓盲人师傅,街坊都叫他"盲公",他做的炒米饼酥脆不粘牙,连明眼人都做不出这味道。后来他儿子改进配方,加入芝麻花生,用糯米粉代替米粉,这才成了现在金黄油润的盲公饼

在营地做这个特别合适——白天爬山消耗大,这饼糖分足顶饿,芝麻花生补元气,糯米养胃,特别适合户外运动的人群。上次我带团去丹霞山,有个小姑娘低血糖头晕,现烤的盲公饼配热茶,十分钟就缓过来了。

佛山盲公饼:从百年老铺到营地野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营地版盲公饼制作全记录

先说说我改良的营地配方:糯米粉200g(用密封袋装好防潮),熟花生碎50g,白芝麻30g,冰片糖80g(比白糖更香),猪油40g(用密封罐装),鸡蛋1个,小苏打2g。这些材料都经得住颠簸,记得花生碎要出发前现炒,香味才够劲道。

第一步炒粉是关键!找块平整的石头架起煎锅,小火慢炒糯米粉到淡黄色。上次在七娘山营地,我贪快用大火,结果半锅粉都糊了,不得不把露营灯拆了用反光板当炒锅补救。切记要像给婴儿拍爽身粉那样不停翻动,闻到类似炒米香的味儿就对了。

第二步熬糖浆是个技术活。把敲碎的冰片糖加两勺水进锅,熬到起鱼眼泡时,加半勺猪油搅匀。这里教大家个野路子:用树枝蘸糖浆滴进溪水,能凝固成软珠就到位。第三步把所有材料倒进大饭盒,戴手套揉成团,这时糯米粉的温热会融化糖浆,揉到像耳垂般柔软就停手。

第四步塑形最好玩!揪剂子搓圆后,找块洗净的鹅卵石垫着芭蕉叶,用掌心轻轻压成饼。上次队友们用松果当模具,压出带花纹的小饼,烤出来特别可爱。第五步烤制要耐心,平底锅刷层薄油,小火两面各烙8分钟,听到"滋滋"声变小就翻面,最后撒点海盐提味——这是我跟客家阿婆学的诀窍

户外制作的特别贴士

要是遇到返潮天气,可以把饼坯放在装食品的密封罐里,罐底铺层生石灰(用纱布包好)。烤好的饼记得用竹篮挂在通风处,别闷在帐篷里。有次暴雨突至,我们紧急把饼装进防水袋系在树梢,第二天吃起来比原先更酥脆,倒是意外收获。

如今每次带队露营,我的背囊里总装着几块盲公饼。当篝火噼啪作响,掰开焦香扑鼻的饼子,看糖丝在月光下闪光,总会想起那个创造美味的盲眼老师傅——原来用心灵触碰世界时,连石头都能开出花来。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