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把荷鱼生:在神社里做一道会跳舞的凉拌菜
你们知道吗?在广西崇左把荷乡,藏着这么一道菜——把荷鱼生。传说清朝时期,左江渔民打鱼时总带着米醋和香料,现捕的鱼切片后直接拌着吃。后来人们发现,用米醋腌过的鱼片不但杀菌,还能让鱼肉变得Q弹爽口。这菜特别适合闷热的夏天,酸辣开胃还能补充蛋白质。老人小孩都能吃,不过肠胃弱的朋友建议浅尝辄止。
记得我第一次在神社的石阶上处理草鱼时,香客们好奇地围过来看。那条三斤重的草鱼在青石板上啪啪甩尾,我手忙脚乱按住它,鱼尾扫倒了装米醋的竹筒。现在每次去神社做这道菜,都会用石块压住容器——这可是用半筒米醋换来的经验啊。
跟着我做把荷鱼生
准备材料得用心:鲜活草鱼1条(2-3斤最好),老坛米醋200ml,紫苏叶十来片,还有花生碎、姜丝这些配角。别忘了带薄荷、柠檬叶,这些在神社后院就能摘到。
第一步处理鱼特别关键。在神社的洗手池旁刮鳞去内脏,记得用泉水反复冲洗鱼腹。用干净布擦干鱼身后,沿着鱼脊片下两片净肉。这时候要像解刨师那样专注,刀刃斜45度往下推,听到"沙沙"的切皮声就对了。
第二步的醋浴是灵魂。把透光的鱼片放进陶碗,倒入米醋刚好没过鱼肉。看着鱼片在醋里慢慢卷曲变白,像在跳芭蕾。这时候可以去摘些竹叶铺底,神社前的罗汉松底下就有。
第三步准备配料要有耐心。紫苏叶撕成碎片,炸花生用石臼捣成粗粒。我总喜欢加些自创元素——上次撒了烤香的芝麻,这次摘了神社香炉旁的野山椒。
第四步的摆盘最好玩。在竹叶上先铺层冰沙(用神社供果的保鲜冰袋就行),把腌好的鱼片摆成莲花状。记得留几片鱼腩放在最上面,油光发亮的看着就诱人。
最后淋上酱汁的瞬间最治愈。米醋汁混着花生碎从鱼片滑落,再点缀些嫩绿的薄荷尖。这时候通常会起山风,神社屋檐下的风铃叮当作响,整道菜都带着禅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些坑我帮你踩过了
鱼一定要选现杀的,我在神社试过用冰鲜鱼,口感像嚼橡皮。米醋宁多勿少,上次吝啬了半勺,朋友吃完跑了三趟厕所。在露天制作要防蚊虫,记得带纱罩——别问我是怎么悟出来的。最后提醒,虽然这道菜适合配酒,但在神社还是以茶代酒比较妥当。
说真的,在百年神社的树荫下做鱼生别有风味。当山风吹过经幡,醋香混着香火气,这时的把荷鱼生吃进嘴里,仿佛能尝到时光的味道。下次来崇左,我带你去把荷乡找最肥的草鱼,咱们就在那棵许愿树下现做现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