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铺后厨飘来的罗定鱼腐香
说来你可能不信,我正系着围裙在当铺柜台后边颠勺。这间百年老当铺是我祖父留下的,如今典当生意清淡,我倒把紫檀木柜台改成了料理台。今天要做的这道云浮罗定鱼腐,最妙的是需要精准拿捏火候——就像当年学开飞机时,教官总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会飞的豆腐
罗定鱼腐在明朝就有了,传说有厨子把鱼蓉炸成金黄,当地官员尝后惊呼"似豆腐非豆腐,似云朵非云朵"。这菜特别适合老人孩子,鱼肉打成蓉后容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去年我开农用飞机给山区送食材,有个贫血的小孩吃了两周鱼腐,脸色明显红润起来。
记得有次在三千英尺高空遇到强气流,操纵杆剧烈抖动时,我突然想到打鱼浆何尝不是如此?力度稍大就散,力度不足又起胶。去年冬至我在当铺试制,用祖传的黄花梨木砧板垫着,发现个诀窍:草鱼剔骨后要先用刀背捶打二十七下,再换刀刃剁七下,这样鱼糜才能达到"鱼跃龙门"的韧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典当行里的五步成金术
第一步备料最有意思。我在当铺库房翻出个民国银质戥子称,精准称出二两陈皮末。新鲜草鱼取鱼青(就是鱼脊肉),配土鸡蛋黄和薯粉,别忘了加勺山泉水——这水是从当铺天井那口古井打的。
第二步打鱼浆要顺时针搅动,就像飞机螺旋桨的转动方向。有回我用料理机偷懒,结果鱼浆成了糊糊。现在都用手打,边搅边加冰水,直到能拉起绸缎般的丝线。
第三步油炸最考验人。祖父留下的铜质天平被我改成控温器,油温必须保持在150度——和我当年开运-5飞机保持巡航高度一个道理。把鱼浆从虎口挤出丸状,用瓷勺接入油锅,那丸子会在油里浮沉三次,像极了当年训练的跳伞动作。
最后炸到金黄捞起,放在当铺收账用的竹筛上沥油。晾凉后能直接吃,也能煮汤。有次给来典当玉佩的老奶奶盛了碗,她竟说比六十年前在罗定吃的还香。
三个祖传秘诀
注意啊,选鱼要用三指宽的草鱼,太肥的鱼出油多。炸的时候千万别用铁勺用力搅,得像对待易碎的古董那样轻晃油锅。最后存放时,我在当铺保险箱里铺桑皮纸,鱼腐能存七天不变味。
现在当铺柜台飘着鱼香,来典当的人常以为是饭店。有年轻人拿手机来抵押,就为换碗热腾腾的鱼腐汤。这道穿越百年的味道,比任何典当品都值得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