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水町遗迹做内蒙古血肠是啥体验?

频道:菜品 日期: 浏览:4

在和水町遗迹做内蒙古血肠是啥体验?

朋友们,今天咱不聊那些花里胡哨的米其林,来说说扎扎实实的蒙古族硬菜——内蒙古血肠!这玩意儿在草原上可是御寒法宝,羊血富含铁质和蛋白质,配上肥瘦相间的羊肉馅,吃两根能顶大半天的饿。特别适合手脚冰凉的女孩子、干活出汗多的爷们儿,当然啦,高血脂的朋友得少吃两口。

在和水町遗迹做内蒙古血肠是啥体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跟着我在遗迹现场整活儿

去年秋天带着厨具箱去和水町遗迹采风,就在千年石垣边上支起灶台。当时犯了个关键错误——羊肠衣泡得太久,灌的时候破了好几节,血水溅在古迹的青苔上,差点被管理员当破坏文物抓走!所以你们记得:肠衣用冷水泡20分钟就够,摸着略带韧性就赶紧捞出来。

五步搞定流动厨房版血肠

第一步:调血浆是关键。新鲜羊血500克兑半碗盐水(盐和水的比例1:8),边倒边用木筷顺时针搅,这招能防止凝固。上次我在遗迹突然起风,沙粒眼看要飘进血碗,赶紧用纱布蒙住碗口,这土法子还真管用!

第二步:炒馅料得猛火。羊肉末200克下热锅爆出羊油,加葱姜末、野韭菜碎煸香,撒十三香和草原晒的粗盐。记得把炒锅斜架在石灶上,让油渣自然滑到锅边——这样馅料更干爽。

第三步:混合动作要快。把温热的馅料倒进血浆,撒把炒米增加颗粒感,像搅奶茶那样上下翻拌。千万别顺时针死命搅,血浆起泡了蒸出来全是蜂窝眼。

第四步:灌肠时别贪多。肠衣套在矿泉水瓶改的漏斗上,灌七分满就用棉绳分段。我在遗迹用韧性好的狗尾巴草当绳子,蒸完带着草清香,这算是因祸得福。

第五步:蒸制讲究火候。水开后转中火蒸18分钟,拿针在肠衣上扎小孔放气。上次用遗迹捡的薄石片当蒸架,受热特别均匀,比不锈钢蒸架还好使!

记住这三条保平安

首先处理血料务必戴手套,草原有种叫"哈日嘎纳"的野草汁能消毒,应急可用柠檬汁代替。其次蒸锅要留三分之一空隙,我有次装太满,血肠膨胀后粘成一坨蒙古糍粑。最后别在风口位置操作,遗迹的风会带着细沙黏在肠衣上,吃起啦嘎吱响——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