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乐器行里做中山脆肉鲩?这事儿听起来有点离谱,但真干起来还挺带劲!

频道:食谱 日期: 浏览:3

在乐器行里做中山脆肉鲩?这事儿听起来有点离谱,但真干起来还挺带劲!

记得第一次听说中山脆肉鲩是在广州老城区的巷子里,有个老师傅边调二胡琴弦边跟我说:"这鱼啊,可是我们中山人的宝贝。"后来查资料才知道,这鱼的历史能追溯到明朝,当时中山人发现用蚕豆喂养草鱼,鱼肉会变得紧实爽脆。经过几十代人的改良,终于培育出这种肉质弹牙的独特品种

这鱼不仅好吃,还挺养生。富含胶原蛋白和氨基酸,特别适合健身人群和需要补充蛋白质的老人家。我有个教古筝的朋友,每次演出前都要吃这个,说能补充体力又不会太油腻。不过要注意,这鱼蛋白质含量高,痛风患者还是要适量。

在乐器堆里折腾活鱼?这事儿我干过!

上次在朋友开的乐器行后院搞聚餐,正好有个大水缸,灵机一动就决定现做脆肉鲩。说实话,在满墙的吉他和古筝中间处理活鱼,那画面确实有点违和。但你想啊,切鱼片的节奏感和弹琵琶还挺像的,都是要讲究力度和韵律。

第一步选鱼就有讲究。要选3-4斤的中山脆肉鲩,鱼身银白有光泽。我在琴行后院的大水缸里挑了条最活泼的,那劲儿大的,差点把旁边放着的非洲鼓给撞水里了。

第二步处理鱼片。这步特别考验刀工,就像调琴弦要恰到好处。鱼片要切成0.5厘米厚,太薄容易碎,太厚影响口感。记得当时我边切鱼边听朋友调试新到的琵琶,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莫名给切鱼片增添了节奏感。

在乐器行里做中山脆肉鲩?这事儿听起来有点离谱,但真干起来还挺带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步腌制。用盐、料酒、蛋清抓匀,这个过程要轻柔,就像呵护一把好琴。我习惯加少许白胡椒粉,能去腥提鲜。腌制15分钟正好,这段时间够我帮朋友调试完一把二手小提琴。

第四步准备配菜。在乐器行的茶台上切姜丝、葱段,看着墙上挂着的各式民族乐器,突然觉得做菜和演奏其实很像,都需要各种元素和谐共处。

第五步快炒。用乐器行后院临时搭的灶台,大火热锅冷油。下鱼片时要快,像弹快板一样利落。翻炒20秒就够,这时候鱼肉刚好卷曲成漂亮的弧度,跟小提琴的琴身曲线似的。

最后淋上酱汁。我用生抽、蚝油和少许糖调了个简单酱汁,沿着炒锅边缘淋入,那"滋啦"一声,堪比二弦拉出的最强音!

几个要特别注意的事儿

在乐器行做菜最要小心的是油烟。我们特意把灶台设在后院通风处,远离那些珍贵的乐器。火候控制也很关键,就像调试乐器要耐心,多一秒少一秒都会影响鱼肉脆嫩的口感。装盘时我直接用了调音台当案板,别说,不锈钢台面和青花瓷盘配着还挺有艺术感。

那天我们就在满屋的乐器中间享用了这道菜,吃着爽脆的鱼片,听着即兴的吉他弹奏,突然觉得烹饪和音乐都是相通的艺术。所以下次你要是在特别的地方做饭,别觉得奇怪,没准儿在乐器行里做的脆肉鲩,反而别有一番风味呢!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