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加积鸭:千年古寺旁的美味传奇

频道:菜系 日期: 浏览:4

平顶山加积鸭:千年古寺旁的美味传奇

说起平积鸭这道菜啊,那可跟咱们平顶山的文化底蕴分不开。您要是去过香山寺,肯定见过那些青瓷香炉吧?寺里师父们告诉我,早在宋朝时期,修行人讲究"食养之道",就用当地特产的麻鸭配草药慢炖,这就是加积鸭最早的雏形。后来汝瓷兴盛时期,匠人们发现用汝窑陶罐炖鸭,能让药材的香气完全融入鸭肉,这才形成了现在这道名菜。

这加积鸭特别适合三类人:经常熬夜的上班族(香山寺附近的陶瓷厂工人就常吃)、脾胃虚弱的老人(寺里常年给香客备着这道药膳),还有产后需要滋补的妇女。去年秋天我拜访香山寺时,正遇见做汝瓷的老师傅在教徒弟炖鸭,他说这汤里加了黄芪、当归,能补中益气,配上鸭肉的滋阴效果,正好化解拉坯时的腰肌劳损

在家复刻千年古味

要说具体做法,我可是在香山寺斋堂偷师过的。首选3-4斤的麻鸭,这种鸭平时在寺后的汝河捕食小鱼小虾,肉质特别紧实。记得去年我在家试做时,特意跑到河鲜市场找渔民订的活鸭,那鸭子扑棱着翅膀的样子,跟我在香山寺后山见过的简直一模一样。

处理鸭子有讲究:先用米酒涂抹全身按摩五分钟,这招是跟寺里厨僧学的,能去腥增香。接着把黄芪10克、当归5克、枸杞15克塞进鸭腹,用汝瓷研钵磨过的粗盐轻轻揉搓鸭皮。这里有个小窍门——千万别用细盐,粗盐才能搓出鸭皮里的油脂,形成脆皮。

炖制过程最见功夫:取深口砂锅,铺上姜片葱段,把鸭子胸脯朝上放好。加水要没过鸭身三指,烧开后转文火慢炖两小时。这里要说说我的失败经历:第一次做时心急用大火,结果汤浑肉柴,完全没了在寺里吃到的清亮汤色。后来才明白,这就像汝瓷烧制,非得文火慢煨才能成就精品。

平顶山加积鸭:千年古寺旁的美味传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画龙点睛的食用秘诀

等到筷子能轻松插入鸭腿时,别急着出锅。关火后让余温继续焖半小时,这时的鸭肉才会酥而不烂。上桌前撒一把新鲜枸杞,汤色顿时变得像汝瓷天青釉般温润。记得寺里师父叮嘱过,喝汤前要先闻其香,再看其色,最后小口品尝,才能体会药膳的精髓

有几点要特别注意:炖煮时切忌频繁开盖,就像汝瓷烧窑要密封一样;产后滋补要去掉当归,改用红枣;体内有湿热的人要减少黄芪用量。上次邻居照着我的方子做,非要加料酒去腥,结果药性相冲,好好一锅汤变得苦涩,可见传统配方真是分毫不能差。

如今每次炖加积鸭,看着砂锅里咕嘟冒泡的汤汁,总会想起香山寺的暮鼓晨钟。这道穿越千年的美味,既承载着修行人的养生智慧,又融合了汝瓷文化的匠心精神,难怪能成为平顶山人家宴上永远的压轴菜。要是您来平顶山,除了看汝瓷、逛古寺,可一定得尝尝这碗会讲故事的老鸭汤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