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佐市的甘肃麻食:一碗暖到心坎里的工地美食

频道:菜品 日期: 浏览:4

伊佐市的甘肃麻食:一碗暖到心坎里的工地美食

作为又掌勺又扛水泥的厨子兼建筑工,我总爱在伊佐市的鲤鱼工地旁支起锅灶。这地方湿气重,秋风一吹,工友们个个关节发酸。这时候端出甘肃麻食最合适——这汤面疙瘩似的家伙,暖胃驱寒不说,里头的羊肉能补气,姜粉能发汗,特别适合我们这些风吹日晒的体力劳动者。

从工地看台到灶台的经验之谈

去年在鲤鱼工地砌墙时,我发现工友们总蹲在脚手架下啃冷馒头。有天我翻出老家甘肃的麻食方子,用大铁锅熬了锅羊骨汤。没想到三碗下肚,大伙儿额头冒汗,干活的吆喝声都亮堂了。自那以后,每次赶工期必做麻食,连监理都闻着香味来蹭饭。

伊佐市的甘肃麻食:一碗暖到心坎里的工地美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五步搞定一锅金灿灿的麻食

**第一步:揉面要带“筋骨”**

中筋面粉加盐水搓成比耳垂硬的面团,醒半小时。我在工地直接用水桶当盆,一次揉五斤面,关键要往案板上摔打二十下——这样煮出来的麻食才弹牙。

**第二步:配料得“野”**

羊肉丁必选带油花的后腿肉,配菜要有土豆、胡萝卜和野葱。在伊佐市集市能买到山民采的椴木香菇,泡发后切丝,鲜味能吊高汤三个档次。

**第三步:搓麻食有窍门**

把面团擀成厚片,切条再切丁。拿寿司帘子斜着压住面丁,拇指一碾——带花纹的麻食就成了!这招是跟甘肃大娘学的,凹槽更挂汤汁。

**第四步:先炒后煮才够味**

羊油爆香姜末,羊肉炒到焦边,配菜下锅煸出甜味。加热水而非冷水,汤色瞬间奶白。这步火要旺,我常直接用工地的喷枪猛火催汤。

**第五步:双火候焖煮**

汤滚后下麻食,中火煮十分钟,关火焖两分钟。最后撒韭菜段和辣椒油,记得用铁勺浇一勺热油刺啦一声——工地吃饭就得听这响动!

三个避雷要点记心上

1. 面团千万别软,否则煮成面糊。有回我偷懒多加了水,结果麻食粘成了面饼子,工友们起哄说这是“水泥疙瘩”。

2. 羊肉提前用花椒水泡过去膻,工地条件有限的话,挤点柠檬汁也行。

3. 吃剩的麻食别隔夜,汤会发酸。要是实在剩下,捞出面疙瘩烤成脆片,第二天当零嘴嘎嘣脆。

如今在伊佐市,鲤鱼工地的黄色安全帽们老远看见我支锅就吹口哨。这碗滚烫的麻食啊,比钢筋水泥更能筑起人心的暖棚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