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格仔饼:钢铁城市里的甜蜜印记
说起马鞍山,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炼钢炉里飞溅的火花,或是李白笔下"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壮阔江景。但你可能不知道,在这座刚柔并济的城市里,藏着一种让本地人魂牵梦绕的街头美食——马鞍山格仔饼。这种看似普通的小吃,其实承载着钢铁城市的温度与诗仙的浪漫。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马鞍山钢铁厂的工人们就发明了这种便携美食。老师傅们说,当时工人需要一种能揣在工装兜里、随时补充能量的点心。格仔饼用鸡蛋和面粉提供碳水化合物,芝麻和花生酱富含蛋白质,正好满足高强度劳动的体能需求。现在它不仅是学生党赶早课的元气早餐,也是广场舞大妈晨练后的甜蜜慰藉,更是游客必打卡的城市名片。
钢火淬炼出的温柔滋味
要说最地道的格仔饼,得去雨山湖公园后门找李奶奶的推车。那天清晨六点,我跟着她学做家传配方的格仔饼。75岁的李奶奶边烧热铸铁模具边说:"当年我老伴在钢厂当锻工,我就想着要做出像钢板网格一样结实,又像云朵般松软的点心。"
她教我的第一个诀窍是用温牛奶代替水来调面糊。当我把面糊倒入刷过油的模具时,她提醒要立即撒上马鞍山特产的炒香白芝麻。在等待面糊凝固的间隙,李奶奶指着模具说:"看这格纹像不像钢厂冷却塔的散热片?每个格子都要填得恰到好处,就像炼钢需要精准控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把手教你复刻经典
准备材料:中筋面粉200g、鸡蛋2个、鲜牛奶150ml、白砂糖30g、无铝泡打粉5g、花生酱/草莓酱适量、炒香白芝麻20g
1. 调制面糊是关键——先将鸡蛋与砂糖搅拌至起泡,再分三次倒入牛奶,最后筛入面粉和泡打粉,搅到顺滑无颗粒即可
2. 模具预热要充分,我用的老式铸铁格仔饼模,需要在燃气灶上两面各烧热1分钟
3. 刷油时记得用棉签蘸取少量玉米油,均匀涂抹每个凹槽,这是脱模不粘的秘诀
4. 倒入面糊至八分满,马上撒上芝麻,此时能听到"滋啦"的美妙声响
5. 合上模具后转中小火,每面烘烤90秒,期间要转动模具使受热均匀
6. 开模前用竹签试探,取出后趁热抹酱,对折成半月形
那次我在李奶奶的指导下,做到第三锅才掌握火候。最成功的那锅格仔饼,表面呈现漂亮的金黄色,咬下去外脆内软,芝麻的焦香与花生酱的醇厚在舌尖完美融合。
让美味更完美的贴心提示
想要做出地道的马鞍山风味,这三个细节要注意:首先面糊要现调现用,静置超过半小时会影响蓬松度;其次模具温度宁低勿高,过热会导致外糊内生;最后夹馅建议用当地老字号"采石矶"花生酱,它特有的焦香能与面饼相得益彰。
下次当你来到这座江畔钢城,在参观完李白墓园或钢铁博物馆后,不妨循着芝麻香找一辆格仔饼小推车。这方寸之间的美味,既延续着工业城市的务实精神,又包裹着诗城特有的温婉情怀,恰如马鞍山刚柔并济的城市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