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茶水间里做和田烤包子
你们知道吗?咱们公司茶水间那个小烤箱,除了热剩饭,其实能搞出特别地道的新疆美食!今天我就来跟大家唠唠我怎么在茶水间倒腾出北京版和田烤包子的经历。这玩意儿在新疆叫"沙木萨",可是沿着丝绸之路走了上千年的老网红了。
去年我在喀什老城转角处,看见个维吾尔族大爷在馕坑边做烤包子。他跟我说了个冷知识:古代商人往包子里加孜然不仅为了提香,更重要是能抑制肉类在长途跋涉中变质。现在办公室人群吃这个特别合适——羊肉温中暖下,皮芽子(新疆人对洋葱的称呼)富含槲皮素能对抗久坐产生的炎症,孜然还能促进消化,特别适合咱们这些整天点外卖的肠胃。
准备食材就像准备会议材料
中筋面粉300克(用公司咖啡柜旁边那袋就行)、羊肉馅400克(肥瘦3:7最香)、新疆皮芽子2个切丁、孜然粉15克、黑胡椒粉8克、食盐10克,另备鸡蛋1个刷表面。重点来了!记得用温水调少量盐水揉面,面团的柔软度要像市场部新买的记忆棉坐垫那样。
上次我在茶水间做试验时,行政部的莉莉路过,她提醒了个关键点:羊肉馅要手工剁才够劲道,用料理机打的口感会发柴。我改良了个办公室妙招——把羊肉冷冻半小时再切,这样即使没有专业刀工也能切出均匀的肉粒。
手把手教你组装
1. 把面团揪成剂子,擀成牛舌状时注意中间厚四周薄
2. 馅料要填得像季度报表那样饱满——羊肉丁和皮芽子按1:1混合
3. 从长边开始对折,捏合时蘸点清水就像用胶水粘文件
4. 收口要扭成麻花状,这步特别解压
5. 刷蛋液前先喷层水雾,这样烤出来会有琉璃光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茶水间烘焙绝招
咱们那个小烤箱得用点技巧:先250℃预热10分钟,烤盘倒扣在中层制造悬空效果。放入包子后立刻喷水制造蒸汽,观察包子上色就像盯项目进度——当表面出现豹纹斑就可以调低到200℃了。记得有次我忙着回邮件烤过头,财务小王说焦脆版反而更香,果然所有意外都是惊喜的伪装。
三个必看注意事项
1. 包子之间留足膨胀空间,就像给同事留私人距离
2. 烤盘一定要垫烘焙纸,别问我是怎么知道清理黏底多痛苦的
3. 最关键的:出炉后晾5分钟再吃,不然会被滚烫的肉汁偷袭
现在每到周五下午,我们部门常聚在茶水间边等烤包子边聊项目。市场部总监上次尝了后,居然说要采购个专业馕坑放在天台。其实美食最妙的不是味道,是它像根绳子,把散落在格子间的人们重新系到一起。下次你们闻到走廊飘来孜然香,欢迎来西北角茶水间,刚出炉的烤包子管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