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钻井平台上做一碗铜仁社饭
兄弟们,在海上钻井平台干了这么多年,我最想念的就是老家那股子烟火气。平台上啥都好,就是吃饭总觉着缺了点儿温度。直到有天我翻出从老家带来的铜锅——对,就是我做陶瓷活儿时烧的那只粗陶锅,突然就想起了铜仁社饭。这玩意儿在平台上做,简直再合适不过!
老祖宗的智慧饭
铜仁社饭可有来头了,听我爷爷说,这是明朝时候屯兵传下来的。那会儿士兵要打仗,就把青蒿、腊肉、糯米这些耐放的东西一锅焖,既管饱又防暑湿。现在科学说了,青蒿能解热,糯米养胃,腊肉补充盐分,特别适合我们这种在海上干活出汗多的人。去年平台新来的小伙子上船水土不服,吃了两回我做的社饭,脸上就有血色了。
记得第一次在平台上试做时,我那个陶瓷老砂锅差点闹笑话。海上湿气重,锅子受潮后直接上火烤,结果"啪"地裂了条缝。后来我学乖了,每次都用小火慢慢升温,这跟在窑里烧陶一个道理——急火必裂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海上改良版社饭教程
现在说说我的海上特供版做法。首先备料:糯米提前泡三小时(用淡水机的过滤水),平台上没有新鲜青蒿,我就用带来的干青蒿泡发。腊肉是上次轮休从老家背来的,切丁后用平台厨房的油炸到焦香。最妙的是我发现应急储备里的罐头笋丁,拿来替代新鲜笋子特别提鲜。
第二步炒料:在陶瓷锅里倒点菜油,先把腊肉丁煸出油,再倒进青蒿碎翻炒。这时候满平台都是草木清香,连隔壁钻井队的都伸脖子闻。接着把泡好的糯米沥干水倒进去,加点盐和花椒粉拌匀。
第三步焖煮:这可是关键!把拌匀的米料在锅里铺平,用勺子压几个气孔,然后加刚好没过米的水。记得要盖紧锅盖,平台上海风大,我通常用湿布把锅盖缝堵住。
第四步转火:等锅里开始冒蒸汽了,立刻转最小火。我们平台是电磁炉,我一般调到300瓦,这跟烧窑时控制升温曲线异曲同工。这时候可以去检查钻井参数,20分钟后再回来看。
第五步焖香:闻到锅巴香时别急着开盖,把火关了再焖十分钟。上次我急着开盖,结果饭夹生了,就像没烧透的陶器,表面看着行,里面还是生的。
最后撒上带来的花生碎,要是赶上补给船送来葱花,那真是锦上添花!
平台做饭要留神
在钻井平台上做饭可得注意:第一是防火,我的陶瓷锅都是放在专用灶台上,周围清空易燃物。第二是节约淡水,淘米水我都存着擦设备。第三是时间安排,一定要错开交接班时间,有次我饭刚焖上就遇到设备检修,回来时锅底都糊穿了,心疼我的老砂锅啊!
现在这锅社饭成了我们平台的保留节目,每次做都能让兄弟们想起陆地上的日子。其实做饭和烧陶一样,都是把最普通的东西,用耐心和温度变成让人暖心的物件儿。下次你们要是来东海平台考察,提前招呼,我给你们露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