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巴盟烩菜:一锅炖出巴山魂
说起达州的巴盟烩菜啊,那可真是灶台上长出来的江湖!您别看它现在满街飘香,早年间这菜可是"背二哥"们用脚板踩出来的味道。达州这地方山高路陡,旧时候那些背着百斤货物翻巴山的"背二哥",白天啃干粮喝山泉,晚上就得找补些热乎吃食。可穷苦人哪吃得起精细菜?有人就把土豆、萝卜、山野菜跟零碎肉块一锅烩了,发现既顶饱又暖身,渐渐就成了背夫们的"行军粮"。这锅菜最妙的是能祛湿驱寒——巴山雾重雨多,热腾腾的烩菜下肚,汗珠子哗啦啦往外冒,什么风寒湿气都赶跑了。现在不光体力劳动者爱吃,上班族、学生娃都好这口,特别是阴雨天来一碗,比喝参汤还舒坦!
手把手教你复刻背二哥味道
想要做出地道的巴盟烩菜,您得先备齐这几样:带皮五花肉半斤、土豆萝卜各两个、干豆角一把、本地酸菜半颗,关键得有一勺郫县豆瓣酱。我头回做时贪多,把冰箱剩的香菇木耳全扔进去,结果老厨爷直摇头:"背二哥要背这些山货,早累趴在山道上了!"原来传统做法就讲究个"山野三样"——肉、根、菜,多了反而串味。
具体做法您记好:第一步把五花肉切麻将块,冷锅下肉煸出油,等肉皮泛起焦黄色,那香气能勾得邻家猫挠门。第二步舀出多余猪油,留底油爆香姜蒜,加豆瓣酱炒出红油,这时把肉块倒回去翻滚上色。第三步入酸菜翻炒,酸爽味冲起来时,赶紧加热水没过食材。记得有回我偷懒用冷水,肉顿时缩成硬疙瘩,足足多炖了半小时才软烂。
转小火慢炖四十分钟后,第四步加入切滚刀块的土豆萝卜。这时候满屋已是肉香混着酸香,我家那小崽子每次都会举着碗在灶台边转悠。第五步等土豆能用筷子戳透时,撒把干豆角再焖十分钟。最后开大火收汁,千万别收太干,留些汤汁泡米饭才是灵魂!上次朋友来家聚餐,这锅烩菜让三个大汉添了五回饭,锅底都被刮得锃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些窍门比菜谱更重要
要说注意事项啊,头一条就是忌用精炼油。背二哥当年哪有什么色拉油?非得猪油煸肉才压得住山野菜的土腥味。再就是炖煮时尽量别揭盖,有回我媳妇儿每隔五分钟掀盖拍照,最后土豆芯都是夹生的。要是给老人孩子吃,可以把五花肉换成肋排,同样做法更易咀嚼。夏天做的话少放些油,加些新鲜豇豆更清爽。
如今达州高速通了隧道,"背二哥"也成了非遗表演,但这锅烩菜却越来越滚烫。去年在成都美食展看见改良版巴盟烩菜,加了海鲜摆了盘,可尝着总缺股劲儿。忽然明白——这菜吃的本就不是精致,是当年那些赤脚汉子歇脚时,围着土灶擦着汗,用搪瓷碗盛起的那份山野豪情。下次您来做客,咱也别整七碟八碗,就着这锅烩菜,我能给您讲三天三夜的巴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