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的芋头扣肉:冬日里的暖心盛宴

频道:食谱 日期: 浏览:3

南宁的芋头扣肉:冬日里的暖心盛宴

说起南宁的芋头扣肉,那可是老一辈人逢年过节必上桌的硬菜。相传在明清时期,广西盛产的芋头与猪肉被巧手的厨娘层层相叠,用竹笼蒸制而成。由于南宁气候湿热,当地人发现这道菜既能补充体力,又因蒸制手法不易上火,渐渐成了宴客的招牌。焖煮后的五花肉油脂渗入粉糯的芋头中,不仅化解了油腻,还能健脾暖胃,特别适合体虚的老人、成长中的孩子,以及需要滋补的产后妇女

食材与准备的秘密

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是关键——太瘦则柴,太肥则腻。我常去市场挑那种带五层的“五花三层”,芋头则首选荔浦芋,它粉质足且香气浓。记得第一次做这道菜时,我贪快省了扎肉皮的步骤,结果炸肉时油花四溅,手背烫了好几个泡!后来老师傅教我:肉块煮透后一定要用竹签在猪皮上扎满小孔,抹醋晾干再炸,这样皮才会起泡如琥珀。

南宁的芋头扣肉:冬日里的暖心盛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把手教你复刻经典

**第一步:煮肉与炸制**

五花肉冷水下锅,加姜片、米酒煮20分钟,筷子能轻松插入即可捞起。用厨房纸吸干水分后,给猪皮“按摩”白醋和盐,悬在通风处晾1小时。油温六成热时,肉块皮朝下入锅,迅速盖锅盖!听着油锅里噼啪声渐弱,开盖见金黄酥皮时,成就感爆棚。

**第二步:芋头过招**

芋头切0.5厘米厚片,放入炸过肉的油中轻炸1分钟。这里有个血泪教训:有一次芋片切太薄,炸后碎成渣渣。现在我都握紧刀柄,默念“厚薄均匀”四字诀,炸到边缘微黄就捞,保留中间软糯。

**第三步:定碗调味**

拿个深碗,将肉片与芋片交替码放,像给味蕾搭建阶梯。酱汁是灵魂:豆腐乳2块、生抽3勺、蚝油1勺、五香粉少许,加两勺刚才炸肉的油搅匀,淋在码好的肉芋上,让每一层都裹上酱色。

**第四步:蒸汽魔法**

水开后上蒸笼,中小火蒸2小时。千万别猛火急蒸!我曾因赶时间开大火,结果水汽凝成水滴把酱汁冲淡,风味大减。耐心等待中,厨房会飘出腐乳与肉香交织的暖香,勾得人直咽口水。

**第五步:倒扣点睛**

取出蒸碗时垫湿布防烫,拿盘子盖住碗口,手腕发力快速翻转。随着“啪”的轻响,揭碗瞬间,琥珀色的肉片与淡紫芋头层层相叠,如同盛开的花瓣!

厨房老手的小贴士

炸肉前务必擦干水分,否则油溅堪比放鞭炮;蒸制时若水干要加开水,忌用冷水;吃剩的扣肉汁别扔,第二天煮面拌饭都是极品。若是给高血压人群食用,可减少腐乳和酱油量,搭配清炒时蔬平衡咸味。这道承载着南宁人乡愁的佳肴,本质上是用时间驯服油脂的智慧——当软糯芋头吸饱肉汁,在舌尖化开时,你会懂为什么广西人说“扣肉一出,百家解愁”。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