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巴里坤羊肉焖饼:一场六百年的味觉穿越

频道:菜系 日期: 浏览:3

安顺巴里坤羊肉焖饼:一场六百年的味觉穿越

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一道听着就流口水的菜——安顺的巴里坤羊肉焖饼!别看名字带着"巴里坤"这个西北味儿,它可是在贵州安顺这片土地上扎根六百年的混血美食。当年明朝屯堡军士从新疆巴里坤带来羊肉与面饼的粗犷做法,又在安顺遇上了屯堡人的酸汤文化和黄果树瀑布的湿润气候,这才演变成现在这个羊肉酥烂、面饼吸饱汤汁的绝世美味

这锅焖饼特别适合在潮湿地区生活的人。羊肉温补气血,搭配的草果、砂仁能祛湿开胃,焖得软糯的饼片特别容易消化。像我这种经常熬夜写美食测评的,吃完浑身暖呼呼的,比喝参汤还管用。家里老人孩子要是食欲不振,周末炖上一锅,保准吃得额头冒汗。

穿越时空的烹饪仪式

准备材料可得讲究:带皮黔北黑山羊后腿肉2斤,屯堡人家自酿的甜面酱3勺,黄果树周边产的皱椒干与花椒适量,最重要的是要用安顺旧州老面发的手工饼。我上次在屯堡民宿学做这道菜时,老师傅特意叮嘱:"羊肉要选肥瘦相间的,太瘦了柴,太肥了腻。"

具体做法咱分六步走:

第一步治羊肉:羊肉切块后得用淘米水浸泡半小时,这招是屯堡大妈教我的秘方,能彻底去除羊膻味。记得有次我偷懒没用淘米水,做出来的羊肉总带着若有若无的膻气

第二步爆香锅:菜籽油烧热先下姜片,等闻到焦香味再放屯堡腊猪油——这就是让羊肉产生复合香味的灵魂所在!去年冬天我在黄果树下的农家乐亲眼见过,老板娘往锅里加这勺乳白色猪油时,整个厨房瞬间香气爆炸。

第三步炒羊肉:沥干的羊肉下锅时要听着"刺啦"声才算火候到位,炒到肉块微微卷边时,加入甜面酱和十三香快速翻炒。这时候得注意酱料容易糊锅,要始终保持中火。

安顺巴里坤羊肉焖饼:一场六百年的味觉穿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四步加汤焖煮:倒入半瓶安顺黑啤酒和适量开水,记得水量要没过羊肉两指高。扔进纱布包好的香料袋,小火慢炖40分钟后,汤汁会变成漂亮的琥珀色

第五步贴饼子:把醒好的面饼揪成巴掌大的片儿,沿着锅边轻轻贴上去。这里有个诀窍——饼子下半部要浸在汤汁里,上半部靠着锅边蒸熟,这样既能吸收肉汤又保持筋道。

第六步收官:盖上锅盖再焖15分钟,开盖时饼子边缘焦香,底部吸饱了羊肉精华。最后撒上新鲜薄荷叶,这锅融合了西北豪迈与西南灵秀的羊肉焖饼就成了!

来自屯堡老灶台的贴心提示

要说注意事项,首先羊肉焯水这步千万不能省!我有次赶时间直接下锅炖,结果汤色浑浊还带血沫。其次焖饼时最好用厚底生铁锅,受热均匀不容易糊底。要是家里没有老面饼,用馕或者烧饼代替也行,但记得要在饼表面扎些小孔方便入味。

最后吃法也有讲究,一定要先吃浸在汤里的饼,再吃肉,最后用饼蘸着汤汁收尾。上次在安顺文庙旁的老店里,八十岁的屯堡奶奶看着我乱夹一通,急得直接上手帮我排列组合吃法:"娃儿,这吃食要顺着汤汁的性子来!"

现在每次闻到羊肉焖饼的香气,就会想起黄果树瀑布的水汽与屯堡石墙的沧桑。这道菜就像安顺的山水,既有西北的雄浑底色,又有江南的温婉风情,在舌尖上演绎着六百年的迁徙与融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