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货市场里烤出百年酥香:佛山盲公饼的前世今生

频道:食谱 日期: 浏览:3

在旧货市场里烤出百年酥香:佛山盲公饼的前世今生

那天我在旧货市场淘炭火炉时,满是铁锈的炉膛里仿佛还飘着上世纪的花生香。旁边摆摊的阿婆听说我要做盲公饼,眼睛突然亮起来:"我太公那代就是打着竹板'盲公饼~脆卜卜~'沿街叫卖的呀!"这偶然的对话,让我决定就在这充满时光痕迹的旧市场角落,重现这道差点被遗忘的岭南味道

藏在芝麻香里的百年传奇

盲公饼的诞生其实是个温暖的故事。清朝嘉庆年间,佛山教善坊有个姓何的盲人师傅,为了给牙口不好的老母亲做点心,把糯米粉炒熟后混合芝麻花生,用慢火烘出酥化不黏牙的饼食。街坊们闻到香气都来求教,盲师傅索性在卜卦摊旁支起炭炉,儿子在前面占卦,他在后面烤饼,"盲公饼"就这么叫开了。旧货市场里那台五十年代的铸铁饼模,模具花纹都被岁月磨平了,却恰似这道点心历经的沧桑

最适合牙口不好的老人和孩子,也特别适合配工夫茶。上次我给九十岁的奶奶寄去,她特意打电话来说:"比香港买的鸡仔饼还酥,掉在衣襟上都不用拍,舌头一舔就化了。"

在旧货市场里烤出百年酥香:佛山盲公饼的前世今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旧市场里的烟火重燃

在陶罐摊主那买了农家自磨的糯米粉,在干货摊挑了当季新花生,连竹筛都是从卖竹编的老伯那里现买的。最妙的是在角落发现个生锈的铜秤砣,摊主说:"以前茶楼师傅都用这种秤称饼料呢!"

实操笔记:炭火温度的控制秘诀

第三步烘烤时我犯了难——旧货市场淘来的炭炉火候太难控。试过直接烘结果饼底焦黑,后来学旁边卖烤红薯的大叔,在炉膛里铺层粗盐隔火,果然受热均匀多了。有次下雨天空气潮湿,饼坯突然粘在油纸上,情急之下我把装绿豆的麻袋剪开当蒸笼布,蒸汽熏三分钟竟意外复原了酥脆!这些土办法后来都成了我的独门秘籍

具体做法分六步:

1. 把糯米粉倒进铁锅慢火炒香,闻到类似炒米茶的香气就离火,这是酥脆的关键

2. 花生和芝麻分别用竹筛筛去杂质,在宽口锅里交替翻炒,等到花生衣轻轻一搓就脱落

3. 所有粉料在陶盆里混合时,要像给肩膀按摩那样顺时针揉搓,直到抓起一把能捏成团

4. 糖浆熬煮到拉起成丝时,赶紧坐进凉水盆,这是传承人教我的"瞬间降温法"

5. 用饼模定型后别急着脱模,放在旧风扇前吹三分钟,饼胚会更坚挺

6. 炭炉提前十分钟撒木屑预热,贴饼前用手背试温,感到灼热但不刺痛正好

时光里的酥香密码

装饼的铁皮盒也是在旧货市场淘的,上面还印着"佛山土特产公司"的字样。当新烤的盲公饼哐当哐当滚进铁盒,卖竹编的老伯深吸一口气:"这味道,和我小时候跟阿爸去升平路买的一模一样。"或许真正的传承不在于工具多精致,而在于每代人都愿意在烟火气里,守护那缕不曾断绝的酥香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