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碗热气腾腾的西夏墅羊肉

频道:菜系 日期: 浏览:3

那一碗热气腾腾的西夏墅羊肉

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江苏常州新北区的一道硬菜——西夏墅羊肉。这可不是一般的羊肉,它背后藏着几百年的故事呢!据说早在明朝时期,西夏墅就是重要的驿站,南来北往的商客在这里歇脚,当地的羊肉烹饪技艺就慢慢成熟了。到了清朝,这道菜更是成了官府宴席上的常客,现在你去常州,老饕们都会拍着胸脯推荐:“不去西夏墅吃羊肉,等于白来!”

这羊肉不光好吃,还特别养人。中医讲究“冬吃羊肉赛人参”,它性温味甘,能暖中补虚、开胃健脾,尤其适合体质虚寒、手脚冰凉的人。我有个朋友每年入秋就开始念叨:“该去西夏墅吃羊肉了,吃完整个冬天都不怕冷!”不过要提醒一句,体质偏热或者正在感冒发烧的朋友,最好少吃点,等身体恢复了再大快朵颐。

在家复刻这道传奇羊肉

去年冬天,我特意跑去西夏墅跟一位老师傅学了做法。回家后反复试验,总结出这个家庭版教程。首先选材最关键,要选一年左右的本地山羊肉,前腿肉最适合,肥瘦相间还不柴。记得那天老师傅拎着肉对我说:“小伙子你看,好的羊肉要皮薄肉厚,脂肪像雪花一样均匀分布。”

第一步,处理羊肉(约30分钟)。把2斤羊肉切成麻将块,冷水下锅,加半碗黄酒、几片老姜。这里有个诀窍:一定要开盖煮沸,让膻味随着蒸汽散发。等水面浮起灰色泡沫,用勺子慢慢撇干净,这个过程大概要15分钟。我第一次做的时候心急,没撇干净泡沫,结果汤色浑浊,教训深刻啊!

第二步,爆香调料(约5分钟)。另起油锅,下入姜片、葱段煸炒至金黄,再加八角、桂皮、香叶炒出香味。记得油温不能太高,否则香料容易发苦。

那一碗热气腾腾的西夏墅羊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步,炖煮羊肉(约2小时)。把焯好的羊肉倒进炒香的锅里,加3勺生抽、1勺老抽、1块冰糖,倒入没过羊肉的温水。这里要划重点:千万不能加冷水!热肉遇冷收缩,肉质会变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让汤汁一点点渗透进肉纤维里。

第四步,收汁调味(约15分钟)。等筷子能轻松插入羊肉时,加盐调味。俗话说“咸鱼淡肉”,盐一定要最后放,否则肉容易老。开大火收汁,看到汤汁变得浓稠油亮就可以关火了。

最后撒上一把青蒜叶,那个香味啊,能把隔壁小孩都馋哭!记得那次我在家做,收汁时没看住火候,汤汁收得太干,虽然味道还行,但少了那种油润的口感。所以建议大家最后阶段一定要守在锅边。

别忘了那片土地的文化底色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常州背后的文化脉络——凤阳花鼓和明文化记忆。你可能好奇,羊肉跟花鼓有什么关系?其实啊,在明朝时期,常州一带的商贸往来就特别频繁,凤阳花鼓作为民间艺术随着商队传播,而羊肉正是这些长途跋涉的人们最渴望的温暖食物。想象一下:五百年前的驿道上,商队卸下货物,围着咕嘟咕嘟的羊肉锅,有人敲起花鼓唱起歌,这是多么鲜活的生活图景!

几个小贴士要牢记

首先,清洗羊肉时可以用面粉揉搓,再冲洗干净,这样能更好去除杂质。其次,炖煮过程中如果需要加水,务必加热水。最后,吃不完的羊肉汤汁别倒,第二天煮面或者烧萝卜,都是人间美味。不过有痛风的朋友要注意,羊肉汤嘌呤含量较高,适量食用才好。

现在正是天冷的时候,不妨周末就去菜市场挑块好羊肉,在家慢慢炖上一锅。当满屋飘香时,你会明白为什么这道菜能温暖一代代常州人的冬天。美食啊,从来不只是味道,更是时光沉淀下来的生活智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