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呼伦贝尔羊肉:当草原风味遇上巴山豪情

频道:菜系 日期: 浏览:4

达州呼伦贝尔羊肉:当草原风味遇上巴山豪情

说起呼伦贝尔羊肉,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内蒙古大草原。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四川达州这个被巴山环绕的地方,这道北方名菜竟然和本地"巴山背二哥"文化碰撞出了独特火花。去年秋天我在达州老城区闲逛时,就曾被一家挂着"草原巴山羊肉馆"招牌的小店勾住了脚步。

当草原羊遇见巴山味

呼伦贝尔羊肉在达州落地生根要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往返内蒙古和四川的货运司机们,把草原的冷冻羊肉带回了达州。达州人发现这种羊肉不仅膻味轻,还带着青草的清香,特别适合与本地特产的山胡椒、老荫茶搭配。更妙的是,羊肉性温,在潮湿多雨的达州能帮助祛湿驱寒,特别适合经常爬山涉水的"背二哥"和长期在江边劳作的人群

我记得第一次尝试自己做这道菜时,特意跑到农贸市场找羊肉摊主老李讨教。他告诉我个诀窍:"呼伦贝尔羊后腿肉最适合焖烧,前腿肉更适合快炒。"这话让我少走了好多弯路。现在每次路过他的摊位,他都要操着达州话问我:"妹儿,今天的羊肉巴适不?"

达州呼伦贝尔羊肉:当草原风味遇上巴山豪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家常版制作全记录

准备材料:呼伦贝尔羊腿肉2斤、达州干辣椒1把、老荫茶半碗、山胡椒2勺、郫县豆瓣3勺,还有葱姜蒜和常规香料。特别注意要选带着薄薄脂肪层的羊肉,这样焖煮后才会酥烂不柴。

第一步处理羊肉很有讲究。记得我第一次做时偷懒没焯水,结果煮出来汤色浑浊。正确做法是把羊肉切块后冷水下锅,加几片姜和一小杯料酒,水开后再煮5分钟。这时候飘出的肉香已经让人食指大动了。

第二步炒糖色是关键。在锅里放少许油和冰糖,小火慢熬到泛起琥珀色气泡。这时要快速倒入沥干的羊肉块翻炒,让每块肉都裹上糖色。我第一次就失败在火候太大,糖色发苦了,只好全部重来。

第三步加入达州特色调味。放入郫县豆瓣炒出红油后,加入干辣椒、山胡椒和用老荫茶泡制的茶水。这里有个小创新:传统的呼伦贝尔做法是用清水,但达州人用老荫茶代替,既能去腥又增添独特香气。

第四步转入砂锅小火慢炖1小时。记得有次我赶时间用高压锅,虽然快但肉的口感远不如慢炖来的绵软。在等待时满屋飘散的香味,总让邻居探头问:"今天又做羊肉啊?"

第五步最后调味。起锅前10分钟加盐,过早加盐会让肉质变老。我喜欢这时加些白萝卜块一起炖,萝卜吸饱了羊肉汤汁,比肉还受欢迎。

背二哥的饮食智慧

在达州山区奔走的"背二哥"们,很早发现羊肉能快速补充体力。他们习惯用背篓带着用油纸包好的羊肉块,休息时就着烧饼吃。有次我在光雾山遇到位老背二哥,他教我个吃法:把冷羊肉放在搪瓷缸里,加入滚烫的老荫茶,既是汤又是菜。这种粗犷的吃法,反倒最大程度保留了羊肉的本味

注意事项方面,首先要选对部位。如果想做快炒的羊肉片,建议选羊里脊;想做手抓羊肉则要选带骨的羊排。其次山胡椒不宜过早放入,它的挥发油遇热容易散失香味。最后切记羊肉不宜与南瓜同食,容易引起腹胀,这是达州老中医特别提醒过的。

现在每次做这道菜,我都会想起那个背着背篓的老伯说的话:"吃羊肉要像我们爬山一样,不着急,慢慢来。"也许这就是达州人对待美食的态度——既保留草原羊肉的豪迈,又融入巴山生活的细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