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冰岛地热坑里做甘肃浆水面?这碗酸爽穿越了北极圈!
朋友们,你们能想象吗?我在冰岛冒着热气的地热面包坑边,捣鼓着一碗甘肃老家的浆水面!这地方白天看极光,晚上挖坑烤面包,而我这个兼职工匠厨师,硬是把西北的酸香带到了北极圈。为啥这么折腾?因为这碗面啊,可是个“宝藏食物”——浆水是发酵出来的,消暑解腻、助消化,适合肠胃弱的人、没胃口的夏天,或者像我们这种在冰岛啃多了冷腌鱼渴望酸爽的流浪汉!
一碗浆水面的前世今生
浆水面在甘肃,就像雷克雅未克的温泉一样普遍。它的核心是“浆水”——用芹菜、包菜发酵的酸汤。这玩意儿富含乳酸菌,比酸奶还温和,喝完肠胃舒坦。冰岛这里蔬菜金贵,但我用当地的小芹菜和卷心菜,居然也发酵出了那股子西北魂!
记得我第一次在冰岛试做时,地热坑的温度没控好,浆水差点酿成“火山喷发”。当时我把菜坛子埋进65℃的坑里,结果半夜下雨温度骤降,发酵慢了三天。急得我边修鞋边念叨(没错,我平时还接补鞋活儿),最后把坛子挪到温泉口,才救活了那缸浆水。所以啊,发酵这事,温度得像对待冰岛天气——灵活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把手教你在冰岛地热坑做浆水面
**步骤1:备菜挖坑**
冰岛的芹菜梗细,但香味浓,切段后和卷心菜丝混合。地热坑提前挖好,深度约半米,用温泉周边的热石头垫底,温度大概60℃——伸手试温,比洗澡水烫点就行。
**步骤2:煮面汤&发酵**
面粉加水调糊,倒进沸水搅成稀面汤,放凉后和菜丝一起进坛子。封口埋进地热坑,靠地热恒温发酵。这儿得说个经验:冰岛风大,我后来用羊皮裹住坛口(修鞋剩的边角料),防风又保温!
**步骤3:等待三天**
发酵期间,每天开坛搅一次。第三天闻到酸香,菜丝微黄,就成了!冰岛昼夜温差大,如果浆水不酸,可能是坑温低了——我那回就把坛子挪到更近的温泉眼,隔夜就酸了。
**步骤4:煮面浇汤**
手工拉面煮好(冰岛面粉筋道,多揉会儿),浇上冰镇浆水,撒盐、辣椒油。西北人爱配咸韭菜,但我用冰岛腌野葱代替,意外地搭!
**步骤5:吸溜开吃**
蹲在冒热气的坑边,吸一口酸洌的浆水面,再啃口地热烤的黑麦面包——冰与火的碰撞,绝了!
注意事项:冰岛版浆水生存指南
1. **地热坑别太近温泉**:温度超70℃会杀死乳酸菌,我试过,结果浆水成了“蔬菜汤”。
2. **防风是关键**:冰岛一阵风能掀翻坛子,记得压石头!
3. **发酵失败补救**:加勺现成酸奶当引子,或者学我——把修鞋的皮料剪了封坛缝!
这碗面让我明白,食物和鞋子一样,得适应水土。就像我给冰岛人补雪地靴要加防滑钉,做浆水也得学会和北极风共处。下次你们来冰岛,别光看极光,记得找我吃碗带地热温度的浆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