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富春茶点:一口穿越百年的江南味道

频道:菜系 日期: 浏览:5

扬州富春茶点:一口穿越百年的江南味道

说起扬州富春茶点,那可真是淮扬菜系里的一颗明珠。别看它现在名气响当当,其实早在1885年,富春茶社就在扬州城开了张。最初就是个普通茶社,后来慢慢把茶点和淮扬菜的精髓融合在一起,独创出这套茶点体系。要说它的功效啊,这些茶点大多选用时令食材,讲究荤素搭配,既解馋又不会太油腻。像三丁包里的鸡丁、肉丁、笋丁,蛋白质和膳食纤维都齐活了,特别适合注重养生的中老年人,还有喜欢精致饮食的年轻人。不过糖尿病患者可得注意,有些点心糖分不低,得适量食用。

记得我第一次在扬州老城区尝到富春魁龙珠茶配翡翠烧卖时,那感觉真是绝了。翠绿的烧卖皮裹着鲜嫩的馅料,一口下去满嘴清香。后来我特意跑去后厨偷师,发现老师傅们至今还保持着传统手艺,每个褶子都要捏得均匀漂亮。

在家复刻经典:三丁包详细教程

要说最代表的还得数三丁包。我照着老师傅的方子试过三次,终于摸到点门道。首先得准备鸡胸肉150克、猪里脊150克、鲜笋100克,全部切成小丁。这里有个诀窍——鸡肉丁要用料酒和姜片腌10分钟去腥,猪肉丁则要加少许生抽抓匀。

第二步炒馅儿特别关键。记得我第一次做时火候没掌握好,把笋丁炒老了。后来发现应该先下肉丁,等变色立即盛出,再单独炒笋丁,最后混合。这样能保持笋的脆嫩口感。接着加入适量鸡汤慢火煨煮,让馅料充分吸收汤汁。

第三步是和面。中筋面粉250克配3克酵母,用35度温水揉成光滑面团。我发现在面团里加一小勺猪油,做出来的包子皮特别洁白松软。发酵至两倍大后,要反复揉搓排气,这样包子皮才会筋道。

第四步是包馅。每个剂子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面皮,放入足量馅料。收口时要边转边捏,最后在顶部留个小口,这是富春包子的特色。我前两次总是封得太死,蒸出来就像个实心馒头,后来才掌握力度。

第五步是二次发酵。把包好的包子放在蒸笼里,盖上湿布醒发20分钟。这个步骤千万不能省,否则包子皮就不蓬松。记得有次我急着上锅,结果蒸出来的包子像死面疙瘩。

最后冷水上锅,水开后中火蒸15分钟。关火后别急着开盖,焖3分钟再取出,这样包子不会回缩。当我第一次成功做出鼓鼓囊囊的三丁包时,那股成就感比吃到名店出品还开心!

扬州富春茶点:一口穿越百年的江南味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扬州茶点遇见金华风情

说来有趣,我在尝试改良配方时,偶然发现加入金华火腿末能让馅料更鲜美。这让我想起曾去诸葛八卦村旅游时,见过村民制作传统火腿的场景。那个古村落按照九宫八卦布局,家家户户屋檐下都挂着正在风干的火腿。当地人说火腿要经过盐渍、洗晒、发酵等多道工序,整整耗时三年才能成就那抹咸鲜。

新手必看注意事项

想要做好富春茶点,这几个坑可别踩。第一是发酵温度,冬天最好放在暖气旁,夏天则要缩短发酵时间。第二是蒸制时笼布要打湿,否则包子底会粘破。最重要的是馅料不能太湿,我第一次做时汤汁太多,蒸着蒸着居然漏馅了。还有啊,吃不完的茶点要密封冷冻,重新蒸时记得洒点水,这样复热后依然松软。

其实茶点就像扬州这座城市,看着精致,内里却藏着不少学问。每次制作时,看着面团在手中慢慢变成玲珑可爱的点心,总觉得是在和百年前的扬州师傅们隔空对话。这份舌尖上的传承,或许就是富春茶点最动人的地方吧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