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雪山之巅做西藏朋必

频道:菜品 日期: 浏览:3

在瑞士雪山之巅做西藏朋必

朋友们,你们能想象吗?我现在正站在瑞士阿尔卑斯山的缆车中转站里,窗外是白茫茫的雪山,而手里却在捣鼓着西藏特色小吃——朋必。这场景够魔幻吧?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山上,寒风呼呼地刮着,但这个小厨房里却飘着温暖的豌豆香

朋必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豌豆凉粉,但它在西藏可是个宝贝。高原地区缺氧,人容易没胃口,这碗爽滑的豌豆冻正好开胃。它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特别适合肠胃不好的人,也适合在高原旅行的游客。我记得第一次在拉萨吃朋必时,正犯着高原反应,吃完一碗顿时神清气爽。

雪山之巅的朋必教程

在缆车中转站做朋必确实有点挑战,但掌握了要领就不难。你需要准备:干豌豆500克、食用碱3克、清水适量、盐少许。工具嘛,有个深锅、纱布和模具就行——我在山上用不锈钢饭盒代替模具,效果也不错。

第一步,泡豆子。干豌豆要泡足8小时,最好隔夜。记得用冷水,水量要没过豆子两指高。在高原上,温度低,我通常会把泡豆的锅子放在暖气片旁边。

第二步,磨浆。把泡好的豆子放进纱布,加适量清水揉搓。这个步骤特别解压,乳白色的豆浆会从指缝间流出来。我在雪山厨房里做这一步时,还得时刻注意保持温度,太冷豆浆会结冰。

在瑞士雪山之巅做西藏朋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说到磨浆,让我想起去年在拉萨民宿的趣事。那次我贪快,用料理机打豆子,结果做出来的朋必特别硬。后来当地阿佳告诉我,手磨的豆浆才能保留豌豆的清香,做出来的口感更绵软。这个经验让我明白,有些传统工艺真的不能偷懒

第三步,沉淀。把豆浆静置2小时,等到分层后,小心倒掉上层清水,留下底层淀粉浆。

第四步,煮制。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在锅里加少许水烧开,缓缓倒入淀粉浆,边倒边用木勺顺时针搅拌。要一直搅到糊状物变得透亮,冒出小泡为止。

第五步,定型。把煮好的糊糊倒进模具,震几下排出气泡,放在阴凉处静置4小时。在雪山环境下,我直接放在窗台,半小时就能凝固——这可是高山烹饪的独家优势!

第六步,调味。地道的吃法是浇上辣椒油、酱油和醋,撒点葱花。在瑞士嘛,我有时会创新地加入当地香料,别有一番风味。

注意事项要记牢

在高原做朋必有几个要点:首先,煮豆浆时火候要稳,最好用文火慢煮;其次,搅拌必须匀速,不能停,否则容易结块。最重要的是,如果要在雪山环境制作,一定要控制好温度,太冷会影响凝固,太热又会变酸。

记得有次在勃朗峰做朋必,因为海拔太高,水沸点太低,整整煮了四十分钟才成功。所以啊,在不同的高度做菜,都要学会调整时间和火候。

现在,每当我在缆车中转站端出这碗晶莹剔透的朋必时,来自世界各地的滑雪者都会围过来。在这个白雪皑皑的世界里,分享着来自西藏的美食,看着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这就是我做厨师最幸福的时刻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