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钟水饺:一碗能驱邪的舌尖非遗

频道:菜系 日期: 浏览:3

宿州钟水饺:一碗能驱邪的舌尖非遗

记得第一次在宿州老巷口见到钟水饺的招牌,我还纳闷这小吃难道和钟馗有什么关系?结果当地老人一拍大腿:"可不就是钟馗老爷传下来的嘛!"据说唐代时期,灵璧人钟馗在进京赶考前,家乡人为他包了元宝状的饺子饯行。后来他虽然冤死考场,却成了降妖除魔的大神,这种形似官帽、馅料辛辣的水饺就被附上了驱邪纳吉的寓意

在湿气较重的江淮地区,钟水饺的配方暗含养生智慧。猪肉馅里必加胡椒粉驱寒,姜末暖胃,有时还会掺入当地特产的枸杞芽。最适合经常熬夜的上班族、体质虚寒的女性,不过阴虚火旺的人可得少吃几个。去年冬天我连续加班后手脚冰凉,照着老方子连吃三天钟水饺,居然连鼻塞都好转了——当然也可能是因为煮饺子时吸了大量蒸汽!

宿州钟水饺:一碗能驱邪的舌尖非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灵璧石磨粉到钟馗画里的秘方

宿州人包饺子都带着股侠气。菜市场里卖肉的大叔听说我要做钟水饺,特意挑了块"三肥七瘦的坐墩肉",还叮嘱:"记得用灵璧石磨的胡椒粉!"原来当地自古就用灵璧石制作石磨,这种多孔石材能保留香料油脂。而挂在灶台上的钟馗画也不简单,有些老辈人会在画角偷偷记下祖传的调料比例

亲手翻车总结的黄金六步

第一次实操时我自信满满,结果煮出了片汤!后来拜师学艺才知窍门:

第一步选馅得讲究:前腿肉手工剁成米粒大小,千万别用绞肉机。上次我偷懒用机器,结果肉馅失去弹性,包的时候直渗水。

第二步打水是关键:分三次加入花椒水,每次都要顺时针搅到完全吸收。我最初像拌沙拉随便搅两下,煮出来的饺子干如柴禾。

第三步封油锁鲜:拌入芝麻油和葱油后,放冰箱冷藏半小时。这个等待绝对值得,冻过的馅料更好包,煮时还不破皮。

第四步擀皮要中间厚:很多教程不说这个细节!中心稍厚能兜住汤汁,边缘薄如蝉翼。我拿啤酒瓶当擀面杖的那次,成品厚薄不均,煮熟后活像一群瘸腿元宝。

第五步包制手法:对折成半月形后,将两个角向中间弯拢捏紧。这里要分享我的翻车经验——第一次捏合时用力过猛,直接把饺子肚捏穿了!

第六步沸水三激:水开下饺,每次沸腾浇半碗凉水,重复三次。最后一次我贪快没浇够水,饺子皮居然回生了。

藏在老城墙下的美味玄机

在宿州吃了七八家钟水饺,发现最好吃的竟在钟楼拐角破旧的老店里。老板娘演示包饺子时,墙上那幅褪色的钟馗画随风轻晃。她神秘地说:"别家都用现代胡椒粉,我们始终用灵璧石磨的,吃了能防小人哩!"虽然知道是玩笑,但咬开薄皮时迸发的椒麻香气,确实让人精神一振。

最后给新手提个醒:拌馅千万别放料酒!我第一次尝试时加了料酒,结果猪肉发酸。煮饺子时水里要放盐,但馅料里千万别加盐过早,否则蔬菜会脱水。包好的饺子如果不马上煮,要盖湿布防止风干——上次我包到一半接电话,回来发现饺子边都裂成了东非大裂谷。记住这些,你就能煮出连钟馗都点赞的家常美味啦!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