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暖胃的韶关排骨藕汤

频道:菜系 日期: 浏览:3

暖心暖胃的韶关排骨藕汤

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道能让你从舌尖暖到心窝子的美味——韶关排骨藕汤。这汤啊,可是粤北山区人家秋冬季节的“压轴戏”,尤其在丹霞山那一片,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炖上一大锅。你想想,当冷飕飕的山风刮过丹霞赤壁,屋里灶上咕嘟着一锅奶白的浓汤,莲藕的清香混着肉香飘出来,那感觉,简直能把整个山谷的寒气都赶跑!

要说这汤的历史,其实跟韶关的地理环境分不开。粤北山区湿气重,昼夜温差大,古人就琢磨出了用本地食材温补的法子。排骨提供蛋白质和热量,莲藕则健脾开胃,还能补益气血,加上生姜驱寒,慢慢就形成了这道药食同源的汤品。它特别适合体质虚弱的人、经常手脚冰凉的姑娘们,或者像我们这种在电脑前坐久了、总觉得身子发沉的上班族。喝完浑身暖洋洋的,比穿三件毛衣还管用!

手把手教你炖一锅靓汤

我自己第一次炖这汤,是在前年冬天去丹霞山玩的时候。住在一家民宿里,老板娘是本地瑶族人,她边往土灶里添柴火边教我:“妹啊,藕要选粉藕,用指甲掐一下,印子深的才对。”她顺手从篮子里拿起一截,指甲一掐,果然留下道白印子。那天的汤我喝了三碗,最后连砂锅底都刮干净了——瑶族人做菜实在,排骨给得足,藕块炖得用筷子一夹就断成两截,断口处拉着长长的丝,瑶族阿妈笑着说:“藕断丝连才正宗哩!”

具体怎么做?跟着我来:

1. 选材是关键。排骨选肋排或汤骨,1斤左右;藕一定要粉藕(炖煮后口感软糯),约800克;老姜1大块,拍扁备用。

2. 排骨冷水下锅,加两勺料酒,煮开后撇去浮沫。这步千万不能省,不然汤色会浑浊。

3. 捞出的排骨用温水冲洗干净,和姜块一起放进砂锅,加足量冷水。记住:水要一次加够,中途千万别再添水!

4. 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40分钟。这时候你能闻到肉香慢慢飘出来。

5. 莲藕削皮切滚刀块,立即浸在淡盐水里防止变黑。

6. 把藕块沥干水倒进砂锅,继续小火炖1小时。看到汤色渐渐变成奶白,藕香和肉香完全融合,就差不多了。

7. 最后加盐调味,撒点葱花或者香菜。讲究的瑶族人家还会加几粒枸杞,汤色更漂亮。

暖心暖胃的韶关排骨藕汤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些诀窍让你少走弯路

有次我贪快用高压锅,结果15分钟就搞定了,但汤水清汤寡水的,藕也不粉。后来才明白,这汤的精髓就在“慢”字——小火慢炖才能把藕里的淀粉炖出来,让汤自然浓稠。还有盐一定要最后放,早放了排骨容易柴,藕也不容易炖烂。

说到韶关,不得不提丹霞山的壮丽和瑶族的盘王节。每年农历十月,瑶族同胞会穿上五彩斑斓的民族服装,跳长鼓舞,唱盘王歌,祭祀他们的祖先盘王。在这样的节日里,大锅的排骨藕汤是少不了的——毕竟跳完舞、唱完歌,谁不想来碗热汤补充体力呢?我曾在盘王节集市上见过直径一米的大铁锅,里面翻滚着满满的排骨和藕块,汤浓得像牛奶,游客和当地人手捧汤碗站在山风里喝得满头大汗,那场面,比任何广告都让人馋得慌。

最后啰嗦两句:炖汤最好用砂锅,受热均匀;要是给老人孩子吃,可以多炖半小时让藕更软烂;感冒初起时多加几片姜,发发汗会舒服很多。记住,好吃的汤不需要太多调料,食材本身的味道才是最珍贵的。现在正是喝这汤的好时节,赶紧动手试试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