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的栖凤渡鱼粉:一碗鲜掉眉毛的徽州味道
朋友,你要是来上饶婺源,看完了那些白墙黛瓦的徽派村落,千万别急着走。你得找个小馆子,坐下来,吃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栖凤渡鱼粉。这碗粉啊,可不是普通的米粉,它里头藏着老辈人传下来的故事和智慧。据说这名字的由来,跟古时候有凤凰在此栖息停留的传说有关,人们用河里最新鲜的鱼,做出最鲜美的粉,希望能留住这份祥瑞。久而久之,“栖凤渡鱼粉”就成了这片土地上的金字招牌。
这碗粉的功效可不少。首先就是“鲜”,鱼肉富含优质蛋白和多种氨基酸,熬出的汤底能开胃生津,特别适合食欲不振的时候来上一碗。米粉本身易消化,加上汤里姜、蒜、辣椒等佐料的温中散寒作用,在湿气比较重的山区,吃一碗出身透汗,整个人都舒坦了。所以啊,它适合的人群很广,从辛勤劳作的当地人,到旅途疲惫的游客,甚至是病后初愈需要温补的人,都能从这碗粉里找到慰藉。
想在家复刻这口鲜?跟我学!
第一步,选材是灵魂。鱼,必须新鲜。正宗的用的是当地河里的鲶鱼或者草鱼,肉嫩且刺相对规整。我上次自己做,特意起了个大早去菜市场,挑了条活蹦乱跳的草鱼,让师傅帮忙处理干净。粉,要用粗一点的干米粉,口感爽滑有韧性,耐煮不易烂。
第二步,处理鱼肉。把鱼洗净,鱼头鱼尾和鱼骨剁成大块,这是熬汤的关键。鱼肉则片成薄片,用少许料酒、盐和胡椒粉抓匀,再拌上一点淀粉,这样鱼片会更嫩滑。这里有个小经验,鱼片尽量片得薄一些,下锅一烫就熟,口感最佳。
第三步,熬制黄金汤底。这可是栖凤渡鱼粉的精髓!锅里放猪油烧热,先把鱼头和鱼骨放进去,煎到两面金黄。这一步千万不能省,**我自己第一次做的时候偷懒没煎到位,直接加水煮了,结果熬出来的汤颜色发白,香味也差了一大截,腥气还挺重。** 所以一定要把鱼骨煎透煎香!然后加入足量的开水,记住是开水!这样汤才会瞬间变成奶白色。再扔几片姜、几段葱,大火烧开转小火,慢慢熬上十五到二十分钟,让鱼的鲜味彻底释放到汤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四步,准备调料碗。地道的栖凤渡鱼粉,调料碗是风味的集中营。切大量的蒜末、姜末,还有葱花和干辣椒段。把它们统统放进一个大碗里,加上盐、生抽、醋,还可以根据喜好加点豆豉或者辣椒粉。
第五步,煮粉与汆鱼片。另起一锅水烧开,把干米粉放进去煮到八成熟,就是中间还有一点点硬芯的状态,捞出来沥干水分。这时候,鱼汤也熬得差不多了,用漏勺把里面的鱼骨、姜葱全部捞干净,只留下醇厚的奶白色汤底。把火调大,让汤保持沸腾,将腌好的鱼片一片片快速滑入锅中,看到鱼片变白卷曲,立刻关火。
第六步,激情碰撞,成就一碗。把煮好的米粉放入准备好的调料碗中,然后将滚烫的、带着刚刚汆熟的鱼片的鱼汤,猛地冲入碗里!“刺啦”一声,瞬间蒜香、姜香、辣椒的焦香被热力激发出来,混合着鱼汤的鲜美,直往鼻子里钻!用筷子轻轻搅动,让调料和汤粉充分融合,最后撒上一把新鲜的葱花或者香菜。
吃粉不迷路,这些要点要记住
首先,鱼一定要新鲜,这是底线,不新鲜的鱼腥味重,再好的手艺也救不回来。其次,熬汤时鱼骨务必煎透,这是汤色奶白和去腥增香的关键步骤。最后,鱼片下锅后切忌久煮,变色即捞,否则鱼肉就老了,失去了嫩滑的口感。吃的时候,可以先喝一口原汤,感受那股纯粹的鲜美,再大口吃粉吃肉,那叫一个过瘾!
所以,当你漫步在婺源青石板路上,看着马头墙勾勒出的天空时,别忘了,这里还有一种能用味蕾记住的风景,它就藏在这一碗热气腾腾、鲜香四溢的栖凤渡鱼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