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城山农家做一碗暖心的青岛刀削面

频道:菜品 日期: 浏览:3

在青城山农家做一碗暖心的青岛刀削面

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青城山的农家小院里,我做了一碗让人回味无穷的青岛刀削面!这可不是普通的面条,它结合了海滨城市的鲜香和山间农家的淳朴,吃起来特别有滋味。青岛刀削面以筋道的面条和鲜美的汤底著称,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快速补充能量,特别适合体力劳动者、户外爱好者或者像我这样在山里忙活半天后饥肠辘辘的人。它容易消化,加上热汤的温暖,对肠胃友好,老少皆宜,尤其在天凉时来一碗,全身都舒坦了。

这碗面的精髓在于手工削面的独特口感和汤头的鲜香平衡。青岛靠海,所以汤里常加海鲜元素,但我这次在青城山农家,因地制宜用了当地食材,比如新鲜蔬菜和自制高汤,让面更有山野风味。想象一下,坐在院子里,听着鸟鸣,吃着热腾腾的面,那感觉别提多惬意了。

青岛刀削面的详细做法教程

下面,我就来一步步教大家怎么做这碗面。总共6个步骤,简单易学,就算你是厨房新手也能上手。记住,关键是要有耐心,手工削面需要点练习,但一旦掌握,你会爱上这个过程。

第一步:准备食材。你需要:中筋面粉300克、水150毫升左右(根据面粉吸水性调整)、盐一小撮;汤底部分:猪骨或鸡骨500克(我用的是农家自养鸡的骨头)、干贝或虾米一小把(增加海鲜味)、姜片3-4片、葱段适量、白菜或菠菜几片、鸡蛋1个(可选);调味料:生抽、老抽、盐、胡椒粉、香油。在青城山农家,我额外加了点当地采的蘑菇,让汤更鲜美。

第二步:和面和醒面。把面粉倒入大碗,加盐,慢慢倒入水,边倒边用筷子搅拌成絮状。然后上手揉成光滑的面团,这步要用力揉10分钟左右,直到面团不粘手。盖上湿布,醒面30分钟到1小时,让面筋松弛,这样削起来更顺滑。醒面时,你可以准备汤底。

第三步:熬制汤底。把猪骨或鸡骨洗净,放入大锅,加足量冷水,放姜片和葱段,大火烧开撇去浮沫。转小火慢炖1-2小时,直到汤变浓白。加入泡软的干贝或虾米,再煮10分钟,最后加盐和胡椒粉调味。汤底熬好后,可以过滤一下,保持清澈。

在青城山农家做一碗暖心的青岛刀削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四步:削面。这是最有挑战也最有趣的部分!醒好的面团揉几下,搓成粗长条,一手托面,一手拿削面刀(如果没有,可以用菜刀代替,但削面刀更好用)。把面团在沸水锅上方,快速削出薄片直接入锅。削的时候,刀要平,动作要快,这样面条才会均匀薄透。我亲自操作时,第一次削得乱七八糟,面条厚薄不一,但多试几次就找到感觉了——关键是手腕要稳,削出的面条像柳叶一样飘进锅里,煮出来特别筋道。

第五步:煮面和配菜。水烧开后,把削好的面条下锅,煮3-5分钟,直到浮起熟透。同时,把白菜或菠菜烫熟,鸡蛋可以煎成荷包蛋备用。面条捞出后,过一下冷水,这样更Q弹。

第六步:组合和调味。把煮好的面条放入碗中,浇上热汤,摆上配菜和荷包蛋。淋点生抽和老抽调色,滴几滴香油增香。最后撒上葱花,一碗香喷喷的青岛刀削面就完成了!在农家院子里吃,配点山野菜,那味道绝了。

注意事项和小贴士

做这碗面时,有几点要特别注意:首先,和面水要慢慢加,别一次倒太多,否则面团太软不好削;其次,醒面时间不能省,否则面团硬,削起来费劲;第三,削面时注意安全,刀要锋利但手要稳,避免划伤;第四,汤底可以提前熬好,冷藏保存,用时加热就行;最后,如果没削面刀,可以先把面团擀薄再切条,但口感会差些。另外,我亲自操作的经验是,青城山的山泉水煮面特别甜,建议大家用过滤水或矿泉水,味道更好。

总之,青岛刀削面是一道融合山海风味的家常美食,在青城山农家做它,更添一份自然乐趣。试试看吧,保证你爱上这手工面的魅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