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上的西北风情:张掖搓鱼子制作全攻略
各位逛展的朋友们,今天我在广交会灶台前给大家露一手——来自丝绸之路的张掖搓鱼子!这可不是普通面食,它可是用掌心搓出来的"黄河银鱼",西北人吃了千年的宝贝疙瘩。
说起这搓鱼子的来历可有意思了。当年霍去病征讨匈奴,行军到张掖时粮食紧缺,有个伙夫把面团搓成小鱼状煮熟,既容易消化又方便携带。后来这道面食就在河西走廊流传开来,因为形似小鱼得名"搓鱼子"。西北昼夜温差大,这碗热乎乎的搓鱼子能暖胃驱寒,特别适合体寒的人、消化弱的老人小孩。面粉里富含维生素B族,配上羊肉汤能补中益气,在戈壁滩上可是续命美食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制作教程:跟着我搓出地道西北味
先准备中筋面粉500克、温水250毫升,这点很关键——水要分三次加。我在广交会现场演示时,有个山西大叔说他们那用盐水揉面,其实张掖传统就是用温水,这样搓出来的鱼子更筋道。第一次加水搅成雪花状,第二次揉成团,第三次把手上面粉搓干净,这叫"三光政策":面光、手光、盆光。
醒面要够半小时,趁着这个空档咱们调个酸辣汁:陈醋两勺、油泼辣子一勺、蒜末香菜少许。去年我在兰州交流时,有个老师傅教我在汁里加勺煮面汤,这样汤汁更挂味。现在把醒好的面团擀成厚片,切成小拇指粗的条剂子。
搓鱼三式:看家本领来了
最精彩的搓鱼手法其实有三种:掌心搓、板上搓、双掌搓。新手建议用板上搓,取个剂子在案板上用掌心往前推,听着"唰啦"一声就搓好一条。我在广交会教外国友人时,他们最爱学这招,有个法国厨师搓得满头大汗,说这比做马卡龙还难!其实要领是手掌要放平,用整只手掌的力道而不是手指。
煮鱼子要宽水旺火,水开下面,等这些"小鱼"全都浮起来再煮两分钟就熟。捞出来过不过凉水看个人喜好,西北老饕都不过凉水,说要保留面香。最后浇上酸辣汁,配一碟卤牛肉,撒把葱花,那叫一个美!
注意事项
要是搓好的鱼子暂时不煮,记得撒干面粉防粘。和面时水温千万别超过40度,不然面筋就烫死了。在广交会这种干燥环境,最好在面团盖块湿布。最后提醒南方朋友,吃搓鱼子要配生蒜才够味,这可是西北人说的"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