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的花莲麻薯:宫廷里的软糯传奇

频道:食谱 日期: 浏览:1

台北的花莲麻薯:宫廷里的软糯传奇

记得第一次在台北夜市见到花莲麻薯时,我正顶着夏夜的闷热挤在人群里。那个卖麻薯的阿婆边捶打糯米团边念叨:"这手艺啊,是从清朝宫廷传出来的,当年皇帝吃了都说能消暑气呢!"后来查资料才发现,阿婆说得还真有根据——花莲麻薯最早是闽南移民带来的客家点心,因为用了花莲特产的糯米,加上宫廷御厨改良的技法,渐渐成了台北的特色茶点

这种麻薯特别适合夏天吃。糯米本身能补中益气,裹着的花生粉和芝麻粉又富含维生素E,我每次做完都会先给家里老人孩子留几块。上次邻居家怀孕的媳妇来串门,吃了两块就说胸口没那么闷了,其实是因为麻薯里的糖分能快速补充体力,温热的麻薯还能缓解孕吐呢。不过糖尿病患者要少吃,这点我后面会详细说。

台北的花莲麻薯:宫廷里的软糯传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御厨房里的制作秘籍

去年在故宫当志工时,我特意请教过老师傅宫廷做法。首先要选花莲的圆糯米,这种糯米黏性特别足。记得有次我贪便宜买了普通糯米,结果蒸出来完全不成形,只好全部重做。现在我都固定去迪化街那家老店买,他们家的糯米带着淡淡的清香味

具体做法分五个关键步骤:

1. 把300克糯米泡足6小时,水要没过两指宽。有次我赶时间只泡了3小时,蒸出来的米粒中间总有白芯

2. 隔水蒸米时要在蒸笼布上扎些小孔,大火蒸30分钟后,得趁热用木槌捶打。我在家用过擀面杖替代,发现还是专门的麻薯槌最好用

3. 捶打到能拉出透明薄膜时,分三次加入60克砂糖。这里有个小窍门:糖要沿着木槌缓缓撒下,突然加太多会返砂

4. 撒熟粉防粘很重要!我第一次做没经验,整个糯米团都粘在案板上,最后只能连案板一起端上桌。现在我会提前炒好黄豆粉和花生粉的混合粉

5. 包馅时记得留出收口空间,像包包子那样捏紧后滚圆。有次我贪心包了太多芝麻馅,蒸的时候全爆开了

御厨不会告诉你的那些事

在宫殿里做麻薯最要注意湿度。去年梅雨季我在家里做,明明每个步骤都对,麻薯就是软塌塌的。后来老师傅说宫殿都会放除湿的炭盆,现在我家做法是开着除湿机做。还有啊,捶打麻薯真的要像古代御厨那样唱着号子:"一捶风调雨顺,二捶五谷丰登..."节奏对了,麻薯的口感才会Q弹。

记得有次给外国游客演示,他们最惊讶的是麻薯的保存方法。其实用湿布盖着放阴凉处就行,千万别放冰箱!冷藏后的麻薯会变硬,这是糯米淀粉老化的缘故。要是真的变硬了也别扔,隔水蒸五分钟又能恢复软糯。这些经验都是我在御厨房当志工时,看着老师傅们一点点摸索出来的。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