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破冰船上做一碗铜川咸汤面
你说在零下三十度的北极圈,破冰船碾过冰层咣当咣当响的时候,最想吃啥?去年我跟科考队出航,在厨房颠勺那阵子可算明白了——就得是那碗滚烫滚烫的铜川咸汤面!舷窗外白茫茫一片,船舱里要是飘起咸汤面的花椒香,连俄罗斯籍船员都会扒着门框用中文喊"兄弟,给留口汤"。
这面可不是普通面条
铜川人管这叫"解命汤",据说清朝那会儿矿工下井前必须灌两碗。地下阴冷潮湿,这汤面能逼出寒气防止风湿。我专门查过资料,汤里二十多种香料多数是温中散寒的药材。在破冰船上特别适合给甲板作业回来的队员喝,去年队里测绘员小张手指冻得发紫,连续喝三天居然缓过来了。
要说适用人群,在极地工作的简直量身定制。但要注意高血压的得少放盐,胃不好的把汤熬久些——去年我们随船医生老李改良过配方,把白胡椒换成黑胡椒,加了两颗山楂,消化不好的队员吃完再没喊胃胀。
如何在摇晃的船舱里做面
第三步抻面最考验功夫。破冰船突然"咣当"撞上冰层时,我正把面团甩成腰带状。经验来了——必须双腿微屈扎马步,左臂勾住固定杆,右手顺势往振动反方向抖。有次船体45度倾斜,面团眼看要糊上舱壁,我凌空转腕划出弧线,反而抻出了更筋道的宽面。
第五步泼油是关键。在极寒环境得用牛油代替菜油,烧到冒青烟时得关通风阀——别问怎么知道的,去年警报器被花椒炝得嗷嗷叫,全船人抱着咸汤面边吃边疏散的场面实在太滑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个要命的细节
船上的面粉容易受潮,我得用密封箱加脱氧剂。有回偷懒直接放储藏间,结果抻面时断成截儿,被船员笑话是"面鱼汤"。和面水要用恒温饮水机的水,北极取冰化水?试过一次差点把牙硌崩——矿物质太多面团发硬。
最后说个玄学的:在破冰船上煮咸汤面,汤锅要斜放在电磁炉上。船体摇晃时汤汁顺时针旋转,反而能让香料融合更充分。这个歪打正着的发现,让俄罗斯老船长每次见我都比划着喝汤的动作,眼巴巴像等投喂的北极熊。
现在你们明白了吧?在零下三十度、天地间只剩白与蓝的极地,能让所有人挤在食堂翘首以待的,从来不只是碗普通的面条。那是铜川矿工们用身体试出来的智慧,是破冰船厨房里与风浪共舞的修行,更是寒极之中最滚烫的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