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您听好了!
今儿个咱们不聊那山珍海味,单说这广州的竹升面。您可别小看这一碗面,它里头藏着的故事,比咱相声园子里的包袱还精彩!竹升面啊,打清朝那会儿就有了,最早是广州西关一带的玩意儿。为啥叫“竹升”?因为老广们觉得“竿”字不吉利,改叫“升”,寓意步步高升。这面用鸭蛋和面,不加一滴水,压面的时候用一根大竹竿,人坐在一头,哐当哐当地压,为的是让面筋道爽滑。早年是码头工人的心头好,扛饿、解乏,现如今成了男女老少的宝贝,尤其适合脾胃弱的人——鸭蛋温补,面易消化,半夜吃一碗都不怕积食!
您要问这面咋做?
第一步,备料:高筋面粉一斤、鸭蛋四五颗、碱水一小勺、盐少许。记住,鸭蛋是关键,蛋黄多,面才黄亮!第二步,和面:面粉堆成小山,中间挖个坑,鸭蛋和碱水倒进去,慢慢搅成絮状,再揉成团。这时候面硬,您别急,盖湿布醒半小时。第三招是压面:找根结实的竹竿(相声园子的惊堂木凑合不了!),面团放案板上,人坐竹竿一头,一压一弹,反复百来次,直到面团薄如纸。这儿我得插一句——上回我在家试,把我家那根晾衣杆压裂了,我媳妇追着我满院子跑!所以您啊,千万找对工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四步是切面:把压好的面皮叠起来,快刀切成细丝,撒点干粉防粘。第五步煮面:水开下面,竹升面熟得快,滚两滚就捞,过下凉水更劲道。最后一步是调汤:大地鱼、虾壳、猪骨熬的汤底,撇净浮油,撒点韭黄段,面往里一搁,齐活!
注意事项您可记牢了:压面别偷懒,筋道全靠它;煮面火要旺,时间不能长;汤底忌油腻,清鲜才是魂。要是面粘了,准是粉撒少了;要是断了,那是压不够。做面如做人,都得下功夫!
各位,这竹升面啊,就像咱说相声——看似简单,一招一式都是老祖宗琢磨透的智慧。您要得空,不如也试试,保准比听相声还有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