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鸟岛气象站做青海鹿角菜是种什么体验?
大家好,我既是厨师也是个通信工程师,常年在南鸟岛气象站工作。这地方四面环海,湿度大,偶尔还得盯着设备数据,身体容易累。这时候,我就爱做一道青海的特色菜——鹿角菜。这菜名字听着玄乎,其实是一种长在青藏高原的藻类,形似鹿角,口感爽脆,最适合在潮湿环境下祛湿补气。
鹿角菜富含胶质和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毒。它还有清热降火的功效,适合经常熬夜、体力消耗大的人。像我们这种常驻海岛的气象员,或者长期坐在电脑前的通信工程师,吃它能缓解疲劳,改善消化。对了,它低卡又饱腹,减肥人群也能放心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来看看这道菜怎么做吧
第一步:泡发鹿角菜。干鹿角菜硬邦邦的,得用温水泡20分钟。我在气象站的厨房试过直接用冷水,结果泡了半小时还硌牙!后来发现温水最快,泡到菜舒展开,摸起来软弹就行。
第二步:准备配料。青海人爱加蒜末、辣椒油和香菜,但南鸟岛物资有限,我就地取材——用库存的干辣椒、大蒜,再加点柠檬汁提鲜。气象站常备这些,万一通信设备检修时还能当零食调味。
第三步:焯水去腥。泡好的鹿角菜下水煮1分钟,捞出来过凉水。这一步千万别省!有一次我赶着处理气象数据,没焯水直接拌,结果菜带点海腥味,同事吐槽说像在吃“凉拌电缆线”……
第四步:调制酱汁。碗里放生抽、醋、糖和盐,比例大概是3:2:1:0.5。岛上潮湿,我习惯多加一勺辣椒油,驱寒又开胃。
第五步:混合搅拌。把鹿角菜、酱汁和配料倒一起,颠匀了就行。记得用手抓拌更入味——当然,得先戴手套!咱气象站讲究卫生,毕竟手还得敲键盘调设备呢。
第六步:冷藏定型。拌好放冰箱10分钟,口感会更脆。不过南鸟岛电力不稳,有一次冷藏时突然断电,菜有点软塌,我就撒了点花生碎补救,反而更香了!
注意事项可得记牢
鹿角菜性凉,肠胃弱的人别多吃;泡发时间别超30分钟,否则会流失胶质。另外,气象站厨房空间小,做完记得及时清理台面,毕竟工具和通信设备挨得近,酱汁溅到服务器上可就麻烦啦!
这道菜陪我熬过无数个监测台风数据的夜晚,爽口的味道总能让人精神一振。如果你也在偏远地区工作,不妨试试——食材耐储存,做法简单,还能吃出点青藏高原的豪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