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夫妻肺片:火把节里的麻辣诱惑

频道:食谱 日期: 浏览:1

成都夫妻肺片:火把节里的麻辣诱惑

记得去年火把节,我在院子里支起大铁锅熬红油,隔壁彝族老阿妈笑着说:"你这手艺能把山神都馋醒!"这话可不假,夫妻肺片那股子麻辣鲜香,确实配得上节日的热闹劲儿。这道菜啊,别看现在满大街都能买到,它可是从老成都的街头巷尾飘香了近百年的宝贝

这菜诞生在1930年代的成都郭朝华夫妇手里。那会儿两口子推着小车沿街叫卖,把便宜的牛杂用红油辣子拌得喷香,工人学生都爱围着他们的摊子转。因为用料主要是牛心、牛舌这些"边角料",被文人戏称为"夫妻废片",后来觉得"废"字不雅,才改成了现在这个有点让人误会的名字。其实正宗的夫妻肺片根本不用肺,主要用牛头皮、牛心、牛舌和牛肉,卤熟后片得薄如蝉翼才行。

要说这菜的功效,可是夏日开胃的利器。花椒温中散寒,辣椒促进血液循环,特别适合湿气重的季节。在火把节这种载歌载舞的狂欢夜里,来上一盘既能补充体力,又能驱散夜寒。不过肠胃虚弱的朋友要适量,毕竟这红彤彤的阵仗不是闹着玩的。

制作秘籍大公开

先说原料:牛腱子300克、牛肚200克、牛心100克(其实传统该用牛头皮,但这个更好买)、芹菜段50克、油炸花生碎30克。调料需要菜籽油200ml、二荆条辣椒面50克、汉源花椒粉15克、白芝麻20克,还有八角、香叶这些基础香料。

第一步处理牛杂是个功夫活。把洗净的牛杂冷水下锅,加姜片、料酒焯水去腥,捞出后换清水,加入八角、香叶、桂皮小火慢炖1小时。这里有个诀窍:煮到筷子能扎透就要立即关火,让余温继续浸泡,这样口感才够嫩。

第二步熬红油是关键。把菜籽油烧到冒青烟后关火降温,等油温降到六成热时,先下葱段、姜片炸香,捞出后再分三次淋入辣椒面里。记得最后一次淋油时要加入花椒粉和白芝麻,这样激发的香味最有层次。我去年火把节试过用彝族漆器碗来装红油,木质的容器居然让香气更持久了。

第三步切配最见功力。把放凉的牛杂切成薄片,考验刀工的时候到了!最好切的厚度是0.2厘米,太薄容易碎,太厚不入味。切好的肉片要呈半透明状,对着火光能透出亮晶晶的油光

成都夫妻肺片:火把节里的麻辣诱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四步调味是灵魂。2勺红油打底,加入1勺酱油、半勺糖、少许盐,再来点蒜泥和姜汁。把调料搅匀后分三次淋在肉片上,每次都要轻轻抓拌让每片肉都裹上酱汁。这时候满院子已经香得让人站不住了。

第五步装盘要讲究。垫上焯过水的豆芽或芹菜段,码好肉片后撒上花生碎、香菜,最后浇上两勺红油酱汁。上桌前别忘了撒点炒熟的白芝麻,在火把映照下闪着诱人的光泽

我的翻车经验谈

去年火把节我贪心多放了花椒,结果麻得来宾直跳脚。后来发现花椒粉分两次放才靠谱:一半在熬红油时放,另一半最后撒在成品上。还有次切牛肚时顺着纹理切,嚼起来像在吃皮带,其实逆纹切才能保证脆嫩。现在我都提前把牛杂用重物压半小时再切,这样片出来的肉片又薄又整齐。

注意事项:熬红油千万不能用花生油,菜籽油特有的烟点才能激发出香料的全部风味。拌好的肺片最好静置15分钟再上桌,这个等待的时间能让味道完美融合。要是吃不完的酱汁别扔,第二天拌面条就是绝佳的早餐

当火把节的歌舞进入高潮时,这盘红艳鲜香的夫妻肺片总会成为最抢手的存在。看着大家被辣得直吸气却停不下筷子的样子,你就会明白,这滋味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成了节日记忆里最鲜活的一抹亮色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