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焖罐肉:纺织厂里的江湖味道

频道:食谱 日期: 浏览:1

信阳焖罐肉:纺织厂里的江湖味道

说起这道信阳焖罐肉啊,可是咱们纺织厂老食堂的招牌菜。当年厂子里三千多号工人,一到饭点就数焖肉窗口队伍排得最长。这菜来历可不简单,据说是明朝时信阳茶商发明的——茶马古道上往来的商人把鲜肉装进陶罐,用炭火余温慢慢煨着,既方便保存又能随时吃上热乎肉。现在纺织车间里机器轰隆隆响着,老师傅们还说这焖罐肉跟织布机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慢工出细活。

这菜特别适合干体力活的人,五花肉经过长时间焖制,油脂转化成了好吸收的氨基酸,配上豆腐结和笋干,补气力的同时还能解腻。去年三伏天检修设备,电工班的小伙子们连续加班一周,食堂连着做了五天焖罐肉,老师傅们都说比喝红牛还管用。

纺织厂大铁锅版制作秘籍

第一步选肉就有讲究。得挑带骨五花肉,肥瘦要有五层以上,咱们厂采购科老张最懂行,专挑豫南黑猪肉,说是肉质紧实。记得有回我用普通白猪肉试做,焖出来肉散得筷子都夹不起来,从此再不敢凑合。

第二步煸炒是关键。把切块的五花肉倒进大铁锅,这锅还是建厂时特制的,直径足有一米二。开中火慢慢逼出猪油,等肉块变成琥珀色,这时候满车间都是焦香,连纺纱车间的小媳妇们都要扒着窗口问"今天是不是做焖罐肉"。

信阳焖罐肉:纺织厂里的江湖味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步煸出的猪油别浪费。捞起肉块后,用底油把姜片、八角、桂皮炸香,这时候把肉块回锅,加老抽上色。我们食堂的秘方是要淋一勺信阳毛尖茶汤,这样既能解腻又添清香——这招还是跟茶厂联谊时学来的。

第四步转入焖罐最见功夫。把炒好的肉连汤汁倒进粗陶罐,加热水没过肉块,一定要加热水!冷水会让肉质收缩。去年新来的帮厨小马不信邪,非加冷水,结果肉柴得跟棉纱似的,被老师傅念叨了半个月。

说到这儿我得插个亲身经历。去年冬天维修车间赶工,凌晨三点我给加班的工友做夜宵。想着省时间就高压锅压了半小时,结果完全不是那个味。后来老老实实用陶罐在灶上煨了两小时,老师傅吃着直拍大腿:"这才是咱们厂的老味道!" 所以千万别图快,这菜吃的就是时光沉淀的滋味

第五步小火慢煨要耐心。陶罐放在灶台角落,用最小火咕嘟着,这时候该下配菜了。豆腐结要提前用肉汤泡过,笋干选信阳当地的金竹笋,最后二十分钟下罐,这样既入味又不失嚼劲。

老师傅的特别叮嘱

纺织厂湿度大,这菜最好配着辣椒酱吃。咱们自己腌的剁椒酱,往肉汤里拌一勺,保管吃完浑身冒汗。不过高血压的工友要少吃,毕竟这菜油大。记得装罐时留一指缝隙,不然汤汁容易扑出来。最后透露个小秘密:这菜隔夜再热更香,第二天肉汁浸透豆腐结,配着白米饭能吃三大碗!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