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街头吃咖喱牛腩,我在九寨沟藏寨里复刻出来了!

频道:菜品 日期: 浏览:3

在香港街头吃咖喱牛腩,我在九寨沟藏寨里复刻出来了!

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试过在海拔3000米的地方炖一锅火辣的香港咖喱牛腩?去年秋天在九寨沟写生时,我就在藏寨的木楼里干了这事儿。当时山下飘着雪粒子,屋里炖着咕嘟冒泡的咖喱锅,藏族阿妈掀帘进屋就笑:"这香味把牦牛都引到栅栏边探头啦!"

这锅咖喱牛腩到底有什么魔力?

香港茶餐厅的咖喱牛腩其实是个混血儿——咖喱是南洋的,牛腩是广式的,最后却成了香港人的comfort food。在高原上吃它特别合适,椰浆能缓解干燥,咖喱粉驱寒,牛腩提供扛冻的热量。最适合三类人:其一是被九寨沟七八月凉雨淋透的游客,其二是熬夜修图的摄影师(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其三就是像我当时那样,连续吃三天糌粑后疯狂想念浓烈味道的馋虫

记得第一次在铜锣湾旧楼吃咖喱牛腩时,老板用带疤的砂锅端上来,牛筋在灯光下像琥珀颤动。去年在藏寨厨房复刻时,我用的是当地黑陶厚釜,发现高原烹饪有个秘密——所有味道都会变得格外鲜明。

在藏寨厨房手把手教你做>

步骤① 选材就得因地制宜。我在寨子集市挑了带雪花的牦牛腩,比普通牛腩多些野性的香气。香港用的咖喱胆不好买,我就用印度马沙拉粉+云南干辣子+阿妈家自磨花椒调了个"山寨版"。

步骤② 牛腩改刀成麻将块,千万别过水!直接下锅干煸到表面微黄,牦牛油脂渗出来的瞬间,混着松木柴火的香气,整个厨房都在噼啪唱歌。

在香港街头吃咖喱牛腩,我在九寨沟藏寨里复刻出来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步骤③ 爆香环节我翻过车。第一次按菜谱放齐香料后,发现高原气压让香味挥发特别快。后来改成先下干料炒20秒,再淋油炒湿料,最后补半勺青稞酒——酒香能锁住味道,这是藏族邻居教我的土法

步骤④ 炖煮时我用了点小心机。香港做法要加冰糖,我换成当地野蜂蜜;该放土豆时,偷偷埋了两块烤过的藏香猪肋排。慢炖两小时后,肋排的油脂润透了牛筋,比纯牛腩多了层复合感。

说到这儿必须分享我的翻车经历:有次着急开大火收汁,结果咖喱糊底了。情急之下加了半碗酥油茶,没想到成就了新口味——茶汤让咖喱更醇厚,还带了点奶香。后来这就成了我的独家配方

步骤⑤ 最后五分钟才是灵魂。撒一把新鲜山茴香,把阿妈送的干松针在明火上燎三秒扔进锅,木质香瞬间激活所有香料。揭盖时整栋木楼都在惊叹,隔壁画水彩的姑娘直接端着碗来敲门。

这些坑我替你踩过了>

在高原做这道菜,有三个致命细节:第一,水沸点低所以炖煮时间要延长半小时,中途千万别掀盖;第二,咖喱粉最好用纱布包着煮,否则容易发苦;第三,如果要去珍珠滩写生,记得把锅藏进棉被里保温——我当初没这么做,回来发现咖喱凝固了,得用勺子撬着吃。

现在回城市再做总差些意思,后来想明白了——在九寨沟炖咖喱牛腩时,窗外是覆雪的经幡,锅里煮着四海的风味,那种天地辽阔的背景下肆意烹饪的快乐,才是最好的调味料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