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岛列岛教堂煮一壶哈尔滨大枣茶
你说奇怪不奇怪?在这座漂浮于九州西海岸的离岛教堂里,我偏偏想起了零下二十度的哈尔滨中央大街。石砌穹顶下,海风穿过彩绘玻璃,带着咸涩的水汽,而我的手心却捧着一杯滚烫的、属于北国冬日的甜——哈尔滨大枣茶。这茶啊,可不是随便什么红枣泡水,它是能把冻僵的指尖暖透,把疲惫的身心熨帖的魔法药汤。
这杯茶里藏着什么秘密?
大枣茶最厉害的是补中益气,简单说就是给身体充电。岛上的渔民清晨出海前喝一碗,能扛住海风侵袭;熬夜加班的人喝一杯,比三杯咖啡还管用——咖啡提神却耗气,大枣茶是往你能量库里存钱。特别适合手脚冰凉的女孩子、容易气喘的老人家,还有像我这样在教堂筹备活动连站五小时的活动策划。去年冬天办婚礼市集,我在教堂偏厅用铜锅熬了一大锅,来往的宾客捧着喝,有个穿和服的老奶奶笑着说,这味道让她想起奈良寺庙里冬天的甘酒。
记得第一次在教堂厨房试做时,我犯了个错误——火候太急了。那次用的是铸铁锅,水刚滚就把大枣扔进去猛火煮,结果茶汤发苦,枣肉里的甜味还没完全释放,涩味反倒抢先跑了出来。后来才发现,大枣茶和教堂钟声一样,都得慢慢来。现在我会守着彩绘玻璃投在地板上的光斑,看着它从青灰变成灿金,就像等待枣茶从清水熬成琥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让大枣开口说话的五个步骤
1. 选枣是个学问。哈尔滨大枣要选深红色带自然褶皱的,捏起来硬中带韧,在教堂石廊里一摇,能听见枣核轻轻的撞击声,像远方的风铃。
2. 清洗时加勺面粉揉搓,海岛水质偏硬,最好用过滤水冲净,枣缝里的细沙会从石砌水槽流走。
3. 最关键一步:用刀背轻拍枣身,出现细密裂纹即可。我在教堂厨房试过三种工具,最后发现铜勺柄最顺手——裂纹能让枣核里的安神物质充分释放,又不至于让果肉散架。
4. 把处理好的大枣放进陶锅,加水比例很重要。每15颗枣配1.2升水,正好装满教堂那个手绘葡萄纹的陶罐。
5. 大火煮开后立刻转小火,锅盖留条缝,让水汽带着枣香飘向教堂拱顶。此刻你能看见窗外的五岛滩涂正退潮,而锅里的茶汤渐渐染上夕照的颜色。
注意事项比潮汐时间更重要
千万别用铁锅!教堂铜锅最好,玻璃壶次之。铁器会让枣茶发暗,像被海风锈蚀的船锚。糖尿病患者要减半枣量,可以加两片生姜平衡甜度。最有趣的是,熬好的枣茶在石砌教堂里自然冷却时,海风会在这层琥珀色表面结出极薄的“茶膜”,喝前轻轻吹开就好,那是岛屿与陆地正在对话的证明。
当夕阳把彩绘玻璃的影子拉长成一道彩虹桥,我端着这杯穿越日本海与日本海的茶走进中殿。长椅上等着试饮的当地渔民说,这味道像把哈尔滨的炉火搬到了五岛的海岸线上。其实啊,策划活动和煮大枣茶是一个道理——都要用文火慢炖的耐心,等所有美好自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