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阿拉善驼肉遇上广州早茶
说起阿拉善驼肉,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和广州早茶八竿子打不着。但美食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跨越地域,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作为一个在骑楼老街边叹早茶边研究各地美食的吃货,我第一次尝到阿拉善驼肉时就产生了把它融入广式烹饪的念头。
阿拉善驼肉其实有着上千年历史,古代丝路商队就靠它补充体力。这种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铁质和氨基酸,特别适合体虚人群、健身党和经常熬夜的上班族。在湿热的广州,它温补而不燥热的特性,简直是为本地人量身定制的养生佳品。
当塞北珍馐邂逅岭南厨艺
记得第一次处理驼肉时,我按炖牛肉的方法直接下锅,结果肉质柴得塞牙。后来请教了内蒙厨师才知道,驼肉纤维比牛肉粗,需要先拍打再腌制。这个经验让我明白,对待特殊食材必须尊重其特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现在把我改良过的广式驼肉做法分享给大家:首先选阿拉善驼肉里脊500克,逆纹切薄片,用刀背轻轻拍松。第二步用姜汁、米酒、生抽各一勺,加半勺糖和少许白胡椒粉腌制20分钟。第三步准备配菜——马蹄、鲜菇和芹菜段,这些都是早茶里常见的食材。第四步热锅冷油,先爆香蒜片,驼肉下锅快速滑炒至变色立即盛出。第五步另起锅翻炒配菜,加入两勺鲍汁和一勺蚝油。第六步把驼肉回锅,勾个薄芡,最后撒上炸香的榄角碎。这样炒出的驼肉鲜嫩弹牙,既有塞北豪迈,又不失广式精致。
当传统食材融入现代生活
在骑楼下的厨房里做这道菜时,窗外就是飘着茶香的街道。我发现用广州人炖牛腩的砂锅来慢炖驼肉同样出色,加入陈皮、八角后,肉质会变得特别酥烂。不过要提醒的是,驼肉一定要全熟,半生不熟会影响消化。另外患痛风的人要适量食用,因为驼肉嘌呤含量中等。
这道融合菜现在成了我家茶聚的保留节目。当朋友们在布满花窗的骑楼里,吃着带有早茶风味的驼肉,喝着陈年普洱时,总能引发关于美食融合的精彩讨论。或许这就是食物的魔力——它能让人在筷起筷落间,感受到不同文化碰撞出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