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擀面皮:商丘庙会里的西北风情

频道:菜系 日期: 浏览:3

宝鸡擀面皮:商丘庙会里的西北风情

说起宝鸡擀面皮,那可真是陕西小吃里的一绝!别看它现在全国各地都能吃到,但最地道的味道还得去宝鸡街头找。这玩意儿可不是普通的面皮,它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最早是给皇宫里的御膳,后来流传到民间。宝鸡人把小麦面粉经过"揉、洗、蒸、擀"四道工艺,做成了这种筋道爽口的美食

在商丘火神台庙会上,你总能看见擀面皮的影子。每年正月初七到二月初二,赶庙会的人挤得水泄不通,这时候来碗酸辣开胃的擀面皮最合适不过。庙会里卖擀面皮的老师傅说,这面皮特别适合春夏吃,能开胃健脾,解暑祛湿。上班族、学生党都爱它,毕竟便宜又顶饱,不过胃不好的朋友记得少放点辣子。

宝鸡擀面皮:商丘庙会里的西北风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家复刻庙会味道

去年我从商丘庙会回来,馋得不行,特意找了宝鸡的朋友学艺。第一次做简直车祸现场——面糊调太稀,蒸出来全粘在笼布上。后来才知道,面水要调到能挂勺的程度才行。现在我把成功经验分享给大家:

先准备500克高筋面粉、3克盐和250克水。面粉加盐加水揉成光滑面团,醒发半小时后倒进清水里搓洗。这步特别解压,像玩泥巴一样,直到洗出面筋和面水。面水要静置沉淀6小时,倒掉上层清水留下稠面糊。

接着是关键步骤:在面糊里加1克酵母搅匀,发酵到表面起泡。这时候把面糊倒进抹油的铁盘,上锅大火蒸10分钟。我第一次没抹够油,结果整张面皮撕不下来,差点把锅砸了。蒸好的面皮要立刻放凉水盆里降温,这样才筋道。

最后把凉透的面皮切成条,配上蒸熟的面筋,加调料水、蒜汁、香醋,再来两勺灵魂辣椒油。记得辣椒油要泼过芝麻和香料,滋滋作响时才够香!上次我侄女来家里,一口气吃了三碗,还说比庙会上买的更够味

这些小细节要注意

洗面筋时水温不能太高,不然面筋会发黏。蒸面皮一定要水开后再上锅,火候不够面皮会发粘。调料水要用八角、香叶、小茴香熬制才正宗。要是喜欢软糯口感,可以少发酵一会儿;想要更筋道就多发酵两小时。剩下的面糊放冰箱别超过三天,不然会变酸。

现在每次做擀面皮,都会想起商丘庙会上那个边扯面皮边唱豫剧的老师傅。他说这手艺传了四代人,擀面皮就像人生,要经过揉搓沉淀才能成型。这话说得真在理,美食背后都是生活的智慧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