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深井烧鹅:当岭南美味遇上漕运江湖

频道:菜系 日期: 浏览:3

天津深井烧鹅:当岭南美味遇上漕运江湖

您听相声的时候肯定听过这么个段子:"要说天津卫吃烧鹅,那得蹲海河边吃,一边吃一边听漕运号子——为啥?解腻!"这当然是逗乐子,但您知道吗?在九河下梢的天津卫,还真藏着道岭南来的宝贝——深井烧鹅。要说这烧鹅怎么从广东跑到了天津,那得从漕运文化说起。

早年间的运河码头上,南来北往的商船带着各色货品在此交汇。有位广东籍的漕帮师傅,思乡情切时在天津复刻家乡的深井烧鹅。没想到这皮脆肉嫩的烧鹅,正对了码头工人的胃口——油脂丰腴能扛饿,咸香入味好下饭,连那烧鹅汁拌面条都能让壮汉们多扛两包粮。渐渐地,这道菜就在天津卫扎了根,成了酒肆饭庄里的硬菜

烧鹅里的江湖智慧

您可别小看这烧鹅,里头的门道比相声贯口还讲究。先说这功效:鹅肉性平,补虚益气,特别适合体力消耗大的码头工人。现代人工作压力大,吃它既能解馋又能补充元气。那层琥珀色的脆皮,实则是天然胶原蛋白,比护肤品实在多了。不过高血压的朋友可得适量,毕竟这是道横菜。

天津深井烧鹅:当岭南美味遇上漕运江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说到做法,我可是在天津老城区的烧腊铺偷过师。记得头回自己尝试,愣是把厨房折腾得跟相声园子后台似的——手忙脚乱!现在把要领给您说道说道:

首先选材得用黑棕鹅,这鹅肉肥瘦均匀,像天津快板似的有节奏感。处理时有个诀窍:得从肛门处掏内脏,留个完整的腔子。接着烫皮尤其关键,水温要控制在85度,烫完马上过冰水,这热胀冷缩的功夫,好比相声里的"三翻四抖"。

填料配方我改良过:十三香代替部分南乳,更合北方口味。缝针时要像给大褂盘扣子,针脚密实不漏气。吹气这步最考验肺活量,得学着漕运号子那种悠长的气息。挂糖水后要晾足6小时,天津干燥天气反而成就了脆皮。

烤制时先用中火把鹅腔"蒸熟",再转大火逼油上色。我那回贪快没晾干,烤的时候油花四溅,活像相声里的"鞭炮齐鸣"。最后切记斩件要顺着纹理,摆盘时浇上原汁,这才能吃出漕运文化的豪迈劲儿

注意事项比相声包袱还重要

您要是自己动手,切记三点:第一,鹅身一定要晾干,不然就像没说完整的包袱,全程垮掉;第二,烤制时要在下层垫烤盘接油,除非您想体验消防演习;第三,斩件后尽快食用,凉了的烧鹅就像隔夜相声,滋味差大半。

如今在海河边的老店里,还能见到老师傅用传统技法制作烧鹅。当枣红色的烧鹅端上桌,配着隔壁茶馆飘来的相声段子,您会发觉:这哪是单纯的岭南美味?分明是运河文化孕育出的江湖至味。下次来天津,除了煎饼果子,也别忘了尝尝这道带着南北融合智慧的深井烧鹅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