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秋日里的黄金盛宴

频道:菜系 日期: 浏览:3

阳澄湖大闸蟹:秋日里的黄金盛宴

要说秋天最让人惦记的味道,那非得是阳澄湖大闸蟹不可!作为苏州相城区的招牌美味,这家伙可是有上千年历史的"老网红"了。早在唐代,文人墨客就开始写诗赞美它,到了明清时期更成为进贡皇室的珍品。为什么这么牛?因为阳澄湖水质清澈,水草茂盛,湖底还是硬板泥,养出来的大闸蟹青背白肚,金爪黄毛,活脱脱像穿着黄金铠甲的将军

这螃蟹可不只是好吃那么简单,中医认为它性寒味咸,能清热散结、滋阴通络。富含的优质蛋白和微量元素特别适合体虚人群滋补,不过孕妇和痛风患者可得管住嘴。记得去年我在成都宽窄巷子的茶馆里,边看蜀绣师傅飞针走线边啃螃蟹,那位绣着芙蓉锦鲤的老师傅笑着说:"你们苏州人真会享受,我们绣半天才出一片鱼鳞,你们嘬一口就吃掉半只蟹。"

在家也能复刻的宴客大菜

准备材料:阳澄湖大闸蟹4只(选肚脐饱满的),紫苏叶10片,生姜两大块,镇江香醋半碗,白糖两勺,黄酒半杯。工具要备齐:蒸锅、棉绳、专用蟹八件。我第一次处理时没绑绳子,结果螃蟹在厨房上演大逃亡,最后在洗碗槽底下才逮住它,所以现在都让店家帮忙绑好。

详细步骤来咯:先用旧牙刷刷洗蟹壳,特别是关节缝隙,去年我偷懒没刷干净,吃的时候总觉得有沙沙声;接着在蒸锅水裡放几片姜和紫苏叶,这招是从成都茶馆的茶艺师那儿学的,她说紫苏解蟹毒就像蜀绣要先裱绸缎;把螃蟹肚皮朝上摆入蒸笼,每只蟹盖上放片姜,水开后大火蒸15分钟,看到蟹壳变红就关火;等待时调个蘸料:姜末、香醋、白糖按3:5:1混合,最后滴几滴黄酒;蒸好的蟹要立即取出晾凉,不然水汽会破坏肉质;吃的时候先掰蟹腿,再开蟹盖,最后处理蟹身,用蟹针挑出藏在骨节里的肉。

阳澄湖大闸蟹:秋日里的黄金盛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死蟹绝对不能吃!我有次贪便宜买了只奄奄一息的,结果吃完闹肚子。蒸制时间要掐准,3两蟹蒸15分钟,每增加0.5两多加2分钟。吃蟹后记得喝杯红糖姜茶平衡寒性,上次我在成都茶馆就是配着蒙顶黄芽吃,老师傅还教我用蟹壳在蜀绣绸缎上拓印,说这样染出的橘色特别正。剩下的蟹壳别扔,晒干磨粉可以当花肥,或者像蜀绣艺人那样,用蟹壳熬制天然染料在绸缎上作画。

其实吃大闸蟹最享受的是那种慢条斯理的仪式感,就像成都人掏耳朵、绣蜀绣,要的就是这份闲情逸致。去年秋天我带着蒸好的螃蟹去三圣乡的农家乐,就着桂花香,对着荷塘,边拆蟹肉边看绣娘在绷架上舞动银针,突然觉得苏州的蟹遇上天府的绣,原来都是对生活最精致的告白

关键词:其他